“然,不知默啜殿下何以斷定歡喜教能夠對付得了張角?”
“又不知默啜殿下何以說服歡喜教助你一臂之力?”
一連兩個問題直指核心,木桑死死地盯著默啜。
一旦默啜在這兩個問題的回答上出現問題,縱使默啜貴為匈奴南庭二王子,他也決計不會輕易放過默啜。
畢竟,事關歡喜教,容不得他有絲毫馬虎。
“歡喜廟內,有一位老僧,法號善空,通過多次暗中調查與試探,我已然能夠斷定,善空絕對已經是踏足神變境,且在神變境之路上,走得很遠。”
“聽聞善空年歲極大,平日里極為喜歡收集增加壽元的藥物,恰巧我手中有一顆珍貴至極的萬年草,可添壽萬載,想來,必可換取善空大師出手對付張角。”
默啜回答出聲間,顯得很是坦然。
這也的確就是他的本來計劃。
“這樣嗎?”
喃喃自語間,木桑陷入了沉思。
目前看來,似乎沒有什么問題。
眼下,黃巾之亂近在咫尺,也的確需要有人去對付張角。
也許,倒是可以讓默啜一試。
故此,木桑不再多言。
算是默認了默啜的謀劃。
“好,諸位要是沒有意見的話,朕便將對付黃巾的重任交予默啜。”
匈奴大汗隨之拍板。
摩多太子面上露出掙扎之色,他有心想要反對。
但,又不知該如何說起,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靜觀其變。
一眾元老貴族們,也是不覺升起了與木桑一樣的想法。
也許,借用歡喜廟善空去對付張角,也不失為一個驅狼吞虎的妙計。
不少人都是瞳孔微咪,暗暗打著一些不可言說的主意。
例如,讓張角與善空同歸于盡?
這才是眾望所歸的結局,不是嗎?
就這樣,于各懷鬼胎之中,匈奴南庭關于對付黃巾一事,也算是敲定了方案。
......
就在匈奴南庭內商討著如何對付黃巾之時。
整個大夏十三道的形勢,也是徹底明朗了起來。
南方三道,東山道、西山道、安南道,大夏王畿以南六道之地,盡數換上了武氏大旗。
北方三道,臨山道,共計四道之地,亦為武戰所掌,與南部六道,南北呼應,將林武剛剛奪下的大夏王畿,死死圍堵在中間。
不得不說,林武也著實夠狠,為了免受大荒王朝的侵擾,硬是將西北兩道之地,拱手讓給了大荒王朝。
令得武戰這邊派人欲要說服大荒王朝出兵攻伐西北兩道,消耗林武兵力的謀劃直接落空。
天下間,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林武已經幾乎是被武戰四面包圍,想要囚龍升天,千難萬難。
坊間市井,屬實沒有幾人看好林武。
林武也深知自己處境艱難。
他不曾料到,武戰于悄無聲息間,竟是已經掌控大夏十道之地。
且帳下算得上是兵多將廣,大勢已成。
為了消磨武戰的根基,林武麾下也有人開始行動了起來。
有關武戰派遣荊軻偽裝成黑龍,肆無忌憚的作惡,殺戮了大量無辜百姓,不知文武百官多少死于荊軻這個惡魔之手,此事,已經被濃墨重彩的寫了出來,傳遍天下。
借用荊軻之事,林武麾下,更是將武戰給抹黑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