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必可讓李南平主動說出身份來歷。
對此,武戰始終對自己充滿信心。
“三日后,朕赴約趕往大燕王朝西陵禁地。”
“大商王朝便拜托諸位了。”
待得李南平走后,武戰便定下自己離去之時間。
三日。
他再坐鎮朝歌三日。
處理一些事情的同時。
也順便看看,在沒有他坐鎮朝歌的時候,大商王朝的三省六部,是否當真會如他所愿的一般自行運轉起來。
唯有看見三省六部制下,大商王朝高速運轉起來。
他也才能放心離去。
“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份內之事。”
武戰話音剛剛落下,蕭何等人便是紛紛出聲,連稱不敢。
“閑言少敘。”
“于謙,你為兵部尚書。”
“朕走后,大商王朝擴軍,重整之事,不得耽誤。”
大商立朝之后。
武戰首重點,就是兵事。
要維持一個強盛的王朝,兵多將廣,是第一重!
也因此,武戰面色一肅間。
首先就是對于謙吩咐出聲。
“不知陛下可有具體擴軍想法?”
于謙趕忙踏步出列,恭敬發問。
擴軍之事,當有章法。
他必須得問清楚武戰具體的想法。
他才好從中提出合理的建議。
當然,若武戰沒有具體想法,他身為兵部尚書,便有義務去定下一個擴軍、整軍之詳細章程。
“諸位也當知曉,目下,我大商王朝,有普通武家軍一百九十萬。”
“武家軍長矛兵二十二萬,神箭軍十二萬,武家軍鐵騎二十萬。”
“總兵力不過才兩百四十四萬。”
“而眾所周知,一個王朝的常備兵力,通常至少也得有四五百萬。”
“然,我大商王朝剛剛立朝,更需要足夠的兵力震懾諸國。”
“故,朕要兵部主持擴軍,先擴充至六百萬!”
武家軍的家底如何。
沒有人比武戰更加清楚了。
目下,大商王朝天下,西北兩道,薛仁貴麾下有四十萬普通武家軍。
西山道秦瓊麾下也有四十萬普通武家軍,東山道薛萬年麾下僅有二十萬普通武家軍。
武戰此次從西北兩道班師回朝,則是率領了六十一萬武家軍。
再加上拒北城的二十四萬普通武家軍,以及周倉、張三成等人手中零零散散的普通武家軍,不過五萬上下。
加起來,撐死了也就一百九十萬之數。
余者,十二萬神箭軍、二十二萬長矛兵,二十萬武家軍鐵騎雖戰力不俗,但數量都不多。
加起來,也就如同武戰所言,總兵力不過才兩百四十四萬人。
距離一個王朝常備四五百萬大軍的兵力,還要欠缺甚遠。
至于什么燕云十八騎、詞龍五十騎、玄甲軍這種,武戰提都沒提。
這種精銳中的精銳,對于武戰而言,根本沒有擴充的可能性。
唯獨系統可能召喚出世。
他也就沒必要與眾臣講。
“陛下所言甚是,微臣贊同。”
“擴軍之事,已迫在眉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