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開科舉(求訂閱)
緊接著,商鞅踏步出列。
他乃是法家出身,主張以法治國的同時,心中也有一柄公道的秤。
目下,大商王朝新立。
他也知道,大換血勢在必行。
蕭何的方法,雖多少有點操之過急,或有治標不治本之理。
但,也已經是當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他也不想去否定。
他所言,很簡單,就是給各地官員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派出專人去對他們進行調查考核。
若能通過調查考核,則可由吏部考量之后,重新任用。
也能適當的彌補先前大換血的一些隱患。
畢竟。
若是當真一點機會也不給各地官員,難免他們會抱團抵制大換血。
就會使得大換血的進程被拖緩。
如像商鞅這般安排,則可分化瓦解各地官員的抵制之心。
讓他們抱有一線希望,不至于劍走偏鋒。
當然了,若當真有人不知好歹。
武戰,以及三省六部的主官們,會讓他們知道,何謂商劍染血。
“可。”
“商鞅,如何考察各地官員,派遣何人去考察,一系列的任務,便交予你去執行吧。”
“除此之外,大商新立,有關大夏的舊制,你研究一下,該廢就廢,你得為我大商立下一套新法。”
深深地凝視了一眼商鞅,武戰此言。
不單單是將考核各地官員的大權交給了商鞅。
后邊一句話才是重中之重。
這是明確告訴商鞅,以及三省六部的官員。
武戰要讓商鞅進行變法了。
而事實上,武戰的考量也是很正確的。
現今。
大商王朝新立,商鞅及時變法,都可得心應手許多。
若不然,待得大商立朝時日一久,未來武戰再讓商鞅主持變法,那難度必定呈幾何倍上升。
也定然會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現今開啟變法,一則能讓大商快速變得強盛起來。
二則,無論是代價還是難度,都是最低狀態。
“商鞅多謝陛下厚愛。”
武戰此言落下,商鞅大喜。
本就為武戰封為尚書令,執掌六部要事,可謂三省六部之中,職權最大者。
然,此刻,武戰又是將變法大權交托于他。
他的心中,又豈能不喜,豈能不為之感激涕零?
“諸位,朕的意思,你們都應該聽明白了吧?”
“事關變法,朕不在時,商鞅為重,諸位需竭盡全力,輔助商鞅。”
武戰對著商鞅略微點頭之后。
便又是將眸光掃向了蕭何等人。
言語之間,盡顯武戰對于變法的決心之大。
眾臣感受到武戰的心思,紛紛拱手應喏道:“臣等定然竭力輔助商鞅大人,為變法盡全力。”
實際上,變法之事,與蕭何、賈詡、長孫無忌、狄仁杰、于謙、張儀六人,也并無任何利益沖突。
甚至,變法強國,大商強,就意味著他們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他們支持變法還來不及呢,又怎么會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