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興奮不已,大師們又豈能例外?
李想雙手微壓,讓眾人安靜:“大家聽我說,大師們得知我們明天要參加少兒普及音樂會的事情后,特地百忙之中趕來指點大家。”
“你們可別浪費了這么好的機會啊,有什么問題盡管問!”
華英龍連連點頭,打著包票道:“你們盡管問,盡管學,不要拘禁。”
眾人左看看,又看看,面面相覷,這一幕好像天上掉餡餅一般,直接將人砸暈了。
等回過神后。
紛紛找到各自樂器的大師,圍在她們身邊,聽她們講課。
或許這就是傳承吧!
大師們傾心教導,以他們侵淫民樂多年的眼光,往往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學員們技法和彈奏上的缺點。
逐日的合奏進程也迅速加快。
可高天的眉頭卻越皺越緊……他沉吟片刻后問道:“李想,你沒發現這首曲子差了點什么嗎?”
華英龍聞言十分感興趣的湊到跟前,想聽聽兩人的談話。
“嗯?”李想略微思索后苦笑一聲:“我還真發現差了點什么。”
“那你怎么不改?”
“沒有條件啊!”
兩人打著啞謎,說的話華英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好奇的追問道:“高老,小友,你們到底在說什么啊?到底缺了什么?”
李想解釋道:“我們這首逐日,目前的樂隊編制里,少了編鐘,但民樂學院目前沒有開設編鐘課程,我們也想不到解決辦法。”
“只能讓打擊樂組抗一下后面幾個句子,雖然效果會比較差,但總比沒有好。”
高老聞言指著華英龍笑道:“你看現在總該有條件了吧?”
華英龍才聽明白,一聽是少了編鐘,當即拍著胸脯,大包大攬下來:“這算什么問題啊,我的民樂博物館里有一套編鐘,還是二十多年前市民樂團解散的時候我收到手上的呢!”
“你們要用?我現在立馬通知人送過來!”
那感情好啊!
李想拍著大腿道:“那您可算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編鐘是中國漢民族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興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它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
華夏是制造和使用樂鐘最早的國家。
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
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近代華夏甚至利用出土的第一套編鐘,演奏了東方紅,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升天,而唱響太空!
可以說這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進程,編鐘都曾親眼目睹過!
小木錘每一次敲擊,編鐘回蕩著的鐘聲,都是華夏歷史的沉淀和吶喊!
高老催促道:“英龍,那你還等什么啊?”
“抓點緊啊,孩子們還要磨合練習呢!”
“誒,誒,我現在就辦!”華英龍解釋道:“青衣最近就在家里休息,我直接打電話讓她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