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克視線穿過阻隔,已經落在了那些將自家無憂居圍得水泄不通的貓奴兒身上。
御貓司為大虞專門應對各種人間怪誕的特殊衙門,不為凡俗所知,抓捕詭秘賊鼠。
人妖氣機邪異,無憂居隔離不住,引來了這些貓奴兒嗎?
莊克目中了然,不禁暗嘆。
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腦海中已浮現出江湖上關于御貓司的種種傳說。
御貓司始建于大虞太祖開國年間。
說起御貓司的來歷,就必須從三百多年前的大虞太祖開始說起。
這位當朝太祖,可是一位奇人。
自古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說得就是讀書人思前顧后,沒有魄力,往往錯過天時地利,難以獨自成大事。
但這位大虞太祖陳太阿偏偏是個另類,改朝換代稱太祖,不但是個讀書人,甚至還是前大昭王朝的最后一位狀元郎,六元魁首,舉世矚目。
前大昭八百年王朝末期,皇室昏庸,尊崇巫蠱妖道,以求長生不老之邪術,弄得民不聊生,民間詭誕迭起,處處兵荒馬亂的亂象。
卻有北方金帳汗國趁此興起,勢如水火,數年間席卷天下,中原岌岌可危。
大昭王朝一片末世景象。
于是絕望之下,昭廷詔令天下兵馬勤王。
可惜大廈將傾,落井下石的多,雪中送炭的卻少。
狀元郎陳太阿性格豁達豪爽,平生衣食豐厚,聲伎滿堂。
聽到皇室詔令,他知天下危急,這才洗頭革面,痛心地貶損自己,把家里的資產全部作為軍費,竟是自己召集了一只軍隊,更是號令天下北上勤王!
有人曾制止他說:“現在金帳汗國兵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畿,進迫內地,你以烏合之眾萬余人赴京入衛,這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斗沒有什么差別。”
陳太阿義正言辭,“我怎不知此事?但國家養育臣民八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衛,我為此深感遺憾。
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后而奮起。
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成功。
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國家就有保障了。”
一介書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
太阿之名,頓時響徹天下。
陳太阿身為書生,自領統帥,因讀書人皆身著長袍儒衫,麾下軍隊故名“長袍軍”。
隨后他一路北伐,連戰連捷,連取九場大勝,可惜賊軍勢大,最終功敗垂成。
盡管如此,他也安然帶走了大昭皇室,南下建立了小朝廷,史稱南昭。
卻沒想到南昭皇室忌憚陳太阿功高蓋主,封其為大元帥,讓其在外作戰,不讓其當朝。
無數手下憤慨揚言造反,沒想到卻遭陳太阿大加訓斥。
一句“君不負我,我不負君”使狀元郎忠烈之名傳言天下。
隨后陳太阿率領長袍軍一路轉戰各地,收服舊土河山,眼看糜爛之局漸有好轉,卻沒想到南昭皇室聽從術士所言,信奉“龍氣不得長生”,貪生怕死,竟是自己降了。
一日之內,大昭滅亡。
茫茫天下,陳太阿的長袍軍成了一只孤軍,舉目皆敵。
眼看天下陸沉,軍中人心惶惶,陳太阿憤怒失望之后,卻唯剩沉默。
正當所有人以為,長袍軍從此成為歷史之后。
沒想到陳太阿于書房靜坐一夜,第二天破曉出關之后,卻是一頭發白如雪。
眾人更愕然發現,這位狀元郎獨創一派修行,文心雕龍,竟前無古人地從儒道轉入了王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