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大發慈悲,開開門吧!”
“寒冬光景,家中無糧,這個孩子實在是養不活了!”
“求求收留這個孩子吧!”
……
偌大院落,雖不堂皇華麗,但占地極為廣闊,在這寸土寸金的洛京也是十分難得,上有牌匾,更寫著“慈幼院”三個大字。
寒冬臘月的晚上,呵氣成霜,卻不時有婦人家跪倒在門口,哭訴不止。
更有人徑直將襁褓中的嬰兒直接丟在慈幼院門口,不顧嬰兒在寒風中凄厲地哭喊聲,頭也不回地走了,唯有眼角有晶瑩垂落,在地上結成粒粒冰點。
兩旁街道行人見到這一幕,更是嘆息不止。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洛京的這個冬天越來越難熬了!”
“洛京雖大,但居住不易,大有貧賤人家。”
“世道如此,人間多艱啊!”
……
眾生心生戚戚然之心。
至于幫忙?
天下棄兒如此之多,他們卻也是有心無力的。
吱啞!
此時婦人哭泣、幼兒大哭,似乎終于驚動了里面的人。
慈幼院大門拉開,只見一群慈眉善目的老嬤嬤走了出來,慌忙扶起跪地的婦人,更有老嬤嬤慌忙抱起那些卻拋棄的嬰兒好生安慰不止,面帶愁苦。
“好生狠心的娘親,怎舍得將這么小的孩子拋下!”
“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誰愿意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呢?”
“哎,誰說不知呢?”
……
“各位老嬤嬤,求發發慈悲吧。實在是家里養不好,所以才求到這里了!”
抱著襁褓中嬰兒的婦女們哭泣不止。
為首的老嬤嬤心中不忍,滿是不忍地和藹道,“你們的來意,我都知道了!這些孩子我們慈幼院養了,你們就放心吧!”
“謝謝老嬤嬤。大慈大悲,你們真是活菩薩!”
“我的孩子能活了!我在這,給你們叩頭了!”
“救子之恩,無以為報,小女愿在家中給各位供奉長聲牌!”
……
聽到自己的孩子終于有救了,一眾婦人頓時喜極而泣。
“不必如此!這些不是老身的功勞,而是李大善人賜予各位的福報!”
“若不是李大善人傾盡家資,這洛京慈幼院如何能建得起來!要知道如今這世道,可處處都有凍死骨!”
“要供奉長生牌位,就供奉李大善人吧!求他長命百歲,不然拋棄幼子這種種悲劇又有誰能解救呢?”
……
說到這,老嬤嬤們深深嘆氣,對口中那李大善人更滿是崇敬。
“是!我們回去一定供奉李大善人的長生牌位!”
“活菩薩啊!”
“如此好人,真應該長命百歲!”
……
那些婦人見狀,頓時齊齊點頭,滿是感激之意。
此時那為首的老嬤嬤卻是面孔一肅。
“但有一件事情,要讓你們知道!你們既然拋棄了自己的孩子,也就說你們與這孩子的母子緣分已經盡了。
這孩子從此歸我們慈幼院所有所養,并存著一視同仁之心,不會留存孩子身世記錄,長大撫養成人后,他們都將會自力更生,出京為李大善人做事。
到時候,你們想找回自己的孩子的也不可能了!
你們要有心理準備,要是不愿的話,現在就可以抱回自己的孩子?”
“這……”一聽孩子一旦被抱走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那些婦人抱著孩子襁褓的手不由緊了緊。
但見慈幼院的老嬤嬤有一去不回頭的跡象,她們頓時慌了。
“愿意!我們愿意,我們以后再也不找孩子了!”
她們哭喊著,聲如泣血,將孩子塞入老嬤嬤懷中,卻是抹著淚狠著心跑遠了。
一旁眾人看到這一幕,更是心懷不忍地嘆息。
“慈幼院雖好,但收留了孩子,就不讓母親再找這一點,實在過于嚴苛了!”
“我倒是覺得做得對。若是沒有這個限制,母親可以隨時拋妻棄子,隨時找回,以后慈幼院豈不成了幫別人養孩子的?”
“不錯!慈幼院雖然是做慈善的,但也不能讓李大善人一味倒貼錢財吧。將孩子養大,再教他們謀生之道,反補慈幼院,這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