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幾個孩子累了一天了,都在那邊狂吃飯呢,沒聽見。
傅如玉也只能倔強地擰著性子,也不跟爹娘反駁了,自己埋頭吃飯,一副自己已經做好決定的模樣似的。
尤氏如臨大敵,只覺得這位小姑可真的是段位高,把二老哄的服服帖帖的,怕是她日后的日子也不那么好過了。
傅老頭和呂氏聽見這孩子的傻話覺得生氣,同時也覺得窩心,畢竟孩子懂事,哪怕是閨女,在身邊照應自己也是貼心窩子的,但是當爹娘的哪里能那么自私呢?
這還得成家才能善終,他們只等著閨女心情平復一些就給她再找個夫家的,哪怕對方不要孩子他們娘家也得養起來仨孩子,好日傅如玉能安安心心地出嫁去。
這唯一的閨女還得嫁人的,到時候她才不至于晚年凄涼,要知道寡婦的日子可不好過,倘若說不成親,她一個人拉扯著仨孩子,可不就過著跟寡婦一樣的日子么?
二老如何舍得,一早就已經拿定主意,準備再嫁閨女。
傅如玉自然不知道,她可有自己的算盤,眼珠子直往自己侄兒,既是儀表堂堂,又唇紅齒白,模樣標致不說,本領還不小,在鎮上也有一個體面的正事兒做。
怎么也比大房的那個半吊子書生強的多,實在妙啊。
讓她想到了另一條路,另一種活法兒也不是不可以。
這事兒要說起來,還得從她今日窩在床上抹眼淚不知道往后怎么活的時候說起,那會兒她哭著哭著就聽見他房里的小丫頭出來讓她三嫂殺雞,擺明就是她侄兒買的。
才回來幾日啊?事兒也才沒找到幾日,就能賺錢買雞了。
還曉得給自己屋里頭的幾個拖油瓶買雞燉湯補身子的,可見得也是個性情很好,心思細膩的孩子,知道照顧人。
把自己閨女許給這樣的人,還是自己侄兒,親上加親的。
傅如玉頓時醍醐灌頂,仿佛被打通任督二脈,一下子就神清氣爽起來,順著這個想法越想越妙,覺得自己實在聰明,這樣好的法子都被她想到了,往后還怕沒好日子?
再說她的閨女也不差,那也是她從小好好照養著的孩子,后邊又因為結下善緣,給人家地主家閨女當陪玩的。
小姐手指頭縫隙漏下的東西都給她們家帶來不少緩和呢。
自己閨女也機靈,小姐學什么,她跟在旁邊也偷偷跟著學,也因此學會了刺繡,字也認識那么一些的呢。
想想自己閨女真的不差,至少比這附近方圓百里的農家丫頭都要好,模樣也隨了自己的相貌,很是出挑的呢。
原本她還想著大戶人家攀不上,她就想著讓閨女嫁給自己大哥的兒子也未嘗不可,只要那孩子足夠爭氣的話。
她之前還覺得那孩子不錯,結果如今來了位更加出挑的。
傅如玉自然覺得這樣更好,畢竟這突然上門的侄兒相貌跟她三哥可是不相上下的俊啊,賺錢也比大房兒子賺的多,大房的子棋算什么?如今還花著家里的銀錢呢。
人家伯舟都開始自己賺錢了,身上的書卷氣也比子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