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其次,就是建造一個能夠容納自身躲避的場所,建造這個場所的時候,考慮的問題也有很多種。
首先空間不能小,再其次就是進入地下通道的位置,要盡可能的離自己的刷怪位置近一些,以方便快速撤離!
其實建造刷怪場并未花費林誠太多時間,花費時間最多的一點,就是地下通道的挖掘。
橫平豎直,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外面涌入的感染者入侵。
這看似不大的工程,要是真想完成的漂漂亮亮,花費的時間還真不少。
林誠整整花費了一上午的功夫,才將這個臨時的刷怪場改造完畢。
除此以外,地下通道也幾乎已經打通,剩下的就是裝飾性的工作了。
每次到晚上溫度就會開始下降,這一點林城也考慮到了單純的用熔爐來取暖,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浪費資源。
相比較之下,采用巖漿取暖的方法顯然就更加方便快捷。
而且巖漿不光能夠用來取暖,還可以拿來當垃圾桶。
不要的東西放進箱子里占據空間,跑出去丟的很遠,雖然也會隔一段時間就被規則自動清理掉。
但是畢竟還是要跑出去的。
巖漿的特性是燒掉任何觸碰的掉落物體,不管丟進去的是什么,除非是一部分規則不允許破壞的東西,否則都會頃刻之間化為烏有。
便捷又高效。
但獲取巖漿的方式,最大眾化的就是通過挖礦,地下是有可能會碰到巖漿的。
林誠帶上鎬子和部分食物以及火把,就開始從地下通道向下挖掘。
越是深入地下,就越容易碰到巖漿,在11層附近,遇到鉆石的概率也會很大。
所以林誠直接下潛到了地下11層,采用魚骨挖礦法進行逐一開采,獲得的礦物收獲自然是非常喜人。
并且還一共找到了兩次鉆石。
第1次是4個鉆石原礦,第2次是8個鉆石原礦,由于沒有時運附魔,也沒有精準采集附魔。
所以林誠就干脆直接將這12個鉆石原礦當場敲碎,獲得了12顆鉆石以及部分經驗。
青金石,紅石,煤礦,鐵礦以及金礦,也或多或少的收集了一些。
但絕大多數都是紅石礦和煤礦,這兩種礦物整整占據了林誠挖到所有礦物的一半。
不過林誠也沒有嫌棄,而是照單全收,能挖到礦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要什么自行車?
而本次挖礦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礦物,而是為了巖漿。
以前不想要遇到巖漿的時候,一挖一個準,甚至還有可能會不小心摔到巖漿海里。
而現在專程想要找巖漿了,反倒是找不到。
林城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一片小型巖漿湖,雖然面積不大,但裝幾桶巖漿肯定是夠了。
找一次巖漿實在太費勁了,所以林誠干脆將自己身上攜帶的鐵礦放進熔爐里原地燒了。
三個鐵能造一個桶,為了不鋪張浪費,林誠只弄了10桶巖漿帶著。
最需要的巖漿已經采集到了,林誠卻沒有當場離開,而是將自己身上的水桶放到了墻壁上,然后任由水流和巖漿交匯融合。
水流和巖漿相互之間反應,最終形成了一種黑紫色的方塊,這種方塊看上去十分堅硬。
林誠將自己背包里的鉆石鎬拿了出來,即便挖掘的速度十分緩慢,他還是耐心的將這些黑紫色的方塊采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