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面的示警聲響起,其他方向也都很快響起了示警的梆子聲和竹哨聲。
早已經有過一次經驗的百姓們都立刻有條不紊的跑回城里,長安城的四門也都迅速被關閉。
沉默的號角聲響起,很快西南方向黑水部落營地里也傳來了回應的號角聲,示意他們也做好了戰斗準備。
唐涵在秋香和宋玉致的幫助下,很快重新披甲,抓起橫刀和鐵胎弓向著首先發出警訊的東面奔去。
張龍還帶著親衛隊在兵營之中訓練,此時也正帶著全隊向著唐涵的方向追來。
唐涵健步如飛,很快就登上了東北角的瞭望塔,立刻放眼向東望去。
只見在遠處的荒原叢林之中出現了影影綽綽的人影,這些人影分散開來,呈現一個無規則的散亂隊形向著長安城靠近。
以唐涵的眼力,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他們手里持有刀槍斧劍甚至狼牙棒等各色武器,人數至少在兩百人左右。
“傳我命令,讓黑水部落守好本部營地,隨時做好作戰準備。另,讓弓箭手全部上東城墻,親衛隊和長矛隊待命。”唐涵很快看清楚形勢,斷然下令道。
“諾!”身后的哨兵領命快速飛奔而去。
“君上,這些人看服飾和武器,不像是正規軍隊,反而像是山賊強盜。”虛行之的聲音在唐涵身后響起。
唐涵回頭看他一眼,驚訝于他的速度之快,顯然也是飛奔過來的。而且看起來也沒有臉紅喘氣,實在讓他有些意外。
虛行之似乎是知道唐涵的驚訝,解釋道:“君上,臣下也是自幼練習騎馬射箭之術的,所以身子骨也還算不錯。”
唐涵恍然,古人講君子六藝,其中就有馭和射。馭最開始的時候講的是駕車。但是后來隨著戰車在戰場上的淘汰,這個馭便指的是騎馬了。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而不是明清時期那種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的酸秀才。
不說春秋戰國時期,孔夫子也是身高九尺,力大無窮的猛人。就說唐宋時期的文人也都很猛。最著名的兩個代表就是唐朝的李白和宋朝的辛棄疾。
李白是劍術高手,能寫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樣讓人熱血澎湃的詩句。
辛棄疾更是勇猛無比,人長得帥也就罷了,詞還寫的好。最猛的是人家還是一員名將加猛將,曾經帶著五十個沖進幾萬人的敵營之中親手把叛徒抓了回來。
那時候的文人才是真的文人,有著文人的氣節,更有著文人的瀟灑和傲骨。誰知道到了明清時期,文人就墮落成了被抽調了脊梁骨的腐儒酸儒。
乃至于現代,那種敢為天下先,敢問民請命不顧自身安危的文人都是鳳毛麟角了。更多的是為了金錢而道德淪喪的所謂公知毒瘤了。
言歸正傳,唐涵點頭贊同虛行之的判斷:“這些人顯然是一群烏合之眾。行之以為該如何破之?”
虛行之細細觀察了片刻后沉聲道:“臣下以為有兩策,一策為閉門堅守。這些人武器裝備,顯然沒有太多的弓弩,我方可以居高臨下以弓弩擊之。只是卻只能讓他們望而生畏,掉頭逃散。另一策則是出門應敵,與賊人正面對陣,以長矛隊打頭陣,弓箭手殿后。君上的親衛隊則作為預備隊。另外黑水部落的戰士則可以從旁策應牽制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