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安城的這兩日,唐涵一直沒有閑下來。跋氏兄妹和高占道的飛龍幫現在既然跟了自己,那么自己就要承擔他們所帶來的一系列后續麻煩。
唐涵不是一個怕麻煩的人,相反。他倒是覺得機會跟麻煩總是相依相存的。既然要給人家當老大,就不能只享受老大的權威,卻不負責老大保護小弟的義務,那樣的老大根本長久不了。
除了安置跋氏族人和飛龍幫的人之外,一系列的安保預警措施也在加強。
虛行之派人將長安城周圍十里范圍內的樹木和灌木全部砍伐清楚,以營造出一個毫無遮擋的視野,如此也可避免敵人藏匿其中。
另外,對于有可能從水上來的敵人,也做出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
這兩日,通過跟高占道的接觸,唐涵驚喜的發現高占道不僅僅有情有義,心思玲瓏剔透,而且在水戰上面也有相當的造詣。
而水戰正是唐涵的短板,畢竟他以前也只是步兵分隊指揮專業,對于水戰也沒有任何的經驗。
況且現代海軍和古代的水師作戰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要想以他從書本上看到的一知半解的水戰知識來指揮古代水師,那無疑與用前朝的尚方寶劍來斬殺本朝的官一樣荒唐不靠譜。
距離長安城北門十里左右的河邊,已經修建起來一座簡易碼頭。碼頭的樣式格局是由高占道主持修建的。畢竟唐涵對于這些是沒有任何經驗的。
修建好的簡易碼頭旁邊最少可以停泊五艘大型船只,岸邊還有一些倉庫之類的,用來臨時轉運貨物。
這樣的碼頭比起叢林外面大城中的碼頭當然無法相比,但是卻也足夠目前使用。畢竟算起來,唐涵手中現在也只有三艘船而已。
視察碼頭的時候,高占道又提出沿著河流向上下游每隔五里之地設置一個瞭望臺,用作預警。
唐涵深以為然,不過卻提出將瞭望臺改成可以用來燃燒狼煙的烽火臺更好一些。
高占道聞言嘆道:“唐爺果然高明。如果改成烽火臺,只要發現敵蹤即可以煙柱示警,層層傳遞,我們在城中便可早早得到警訊。”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之處,將此事定了下來。
看著奔流不息的河流,唐涵問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封鎖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