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涵雖然不會盤火炕(做火炕),但是基本的原理和構造還是知道的。
他找來幾個工匠,將火炕的大概樣子一說,這些工匠很快就理解了。這玩意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是要想盤一個結實耐用的火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其內是用磚建有炕間墻,炕間墻中有煙道,上面覆蓋有比較平整的石板(或者大城磚),石板上面覆蓋以泥(一般為黃土添加碎麥秸和石灰混和而成的特種黃泥)抹平,泥干后上鋪炕席。
有的地區上面還鋪一層厚羊毛氈,氈上再鋪一張專用油布,之后就可以使用。
炕都有灶口和煙口,灶口是用來燒柴,燒柴產生的煙和熱氣通過炕間墻時烘熱上面的石板或者土坯產生熱量,使炕產生熱量。
煙最后從火炕煙口通過煙囪排出室外,有些炕的煙囪是開在屋子的墻里面,其實就是蓋房子的時候提前留好的煙囪。
如果蓋房子的時候沒有留煙囪,那就需要單獨在外面再砌一個煙囪出來。
這些工匠在唐涵的指導下很快就盤出了第一個炕。
炕盤好之后還要先用柴火烘干一兩天后才可以睡人,否則會有濕氣入體危害健康的。
盤一個火炕,一個熟練的匠人一個上午就能完成。如果人多的話一兩個時辰就能搞定。
火炕的消息傳出去之后,城中的百姓更是趨之若鶩,無數的人涌來找這幾個盤炕的匠人們去給他們家盤炕。
匠人太少,唐涵索性讓這些匠人每人都帶上幾十個徒弟。消息一傳出,城中又掀起了一股拜師的熱潮。
這東西技術含量不高,師父愿意交,徒弟學得快,再加上不需要太多成本,原材料也都是就地取材,所以很快推廣到了全城,甚至比火爐還要受歡迎。
火爐和火炕的傳播推廣,一下子讓煤和柴火都變得緊俏起來。一些腦子轉的快的人很快就組織人去西山挖煤,做起了煤炭生意。
但是淺層的煤畢竟是少數,再加上天寒地凍挖起來也沒那么簡單了,所以這些人又開始囤積居奇,哄抬煤價,在百姓之中引發了一些不滿和騷亂。
唐涵對此早有預案,吩咐林天涯處理了一些,雖然不至于殺頭,但是卻足以讓這些人漲了記性。
經過這一場風波之后,唐涵干脆把煤炭生意直接抓到自己手里,讓天下會去經營,具體讓高占道去負責。
煤炭的開采運輸和銷售,甚至包括煤爐子的制作銷售都收在了手中。不過價格上唐涵要求目前還是以平價為主,能收回成本就好。
這時候是爭取民心賺聲望值的時候,唐涵也沒指望靠這些來賺錢。
對他來說,聲望值比錢更有用。
除了推廣煤爐子和火炕之外,唐涵還帶著人親自去貧民區挨家挨戶的巡查,發現房子特別破爛,已經無法住人的就讓官府出人出力出錢給百姓重新蓋房子。
如果條件不成熟的,就重新安排房子住。畢竟現在郡城里還有很多空房子。
對于一些房子不嚴密的,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的,唐涵安排人給這些百姓修繕房屋,免費盤炕。
反正所需要的原材料不是泥巴就是木頭,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大冬天閑著也是閑著,正好用來收攏民心。
穿的暖,住得好,吃得飽,人生三大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