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距離放走那三個黑水部落俘虜已經過去了四天,今天已經是唐涵給他們限定的最后一天了,可是一個人影都沒有看見。
正是太陽當頭的時候,唐涵從領主城堡走出來,一身戎裝,手按長刀,身后帶著幾名紅衣親兵向著兵營走去。
在這幾天時間里,由于所有人的一起努力,資源的增長速度在快速增加,尤其是食物的儲備速度增加的最快。
那是因為唐涵除了讓村民們都投入狩獵采集之外,還把所有民兵分批投入了狩獵工作,也算是一種訓練。
雖然民兵們的制式武器是一支木矛,但是唐涵卻可以給他們配備獵弓。
倉庫之中的獵弓數量很充足,所以唐涵就給民兵們每人配上一張弓和一壺箭。雖然獵弓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跟正式的軍隊用弓沒法比,但是聊勝于無,用得好的話一樣可以殺敵。
只是目前鐵制武器沒有辦法配備,除了唐涵自己以外,其余人都只能拿著木矛。
為了增強民兵的戰斗力,唐涵讓每個民兵都削了好幾根短木矛背在身后,作戰的時候也可以用來投擲對敵人造成殺傷。
圍獵雖然一開始是原始人狩獵的常用手段,但是到后來也逐漸成為了軍隊訓練的一種常用方式。
所以,唐涵也就正好一舉兩得,既能練兵還能增加食物儲量。
食物增加之后,唐涵又陸陸續續召喚了五十名村民。現在整個領地的村民已經將近二百人了。
相應的,民兵的數量也增加了十人,總數達到了三十八人。
這三十八人唐涵除了給自己留了八名做親兵之外,剩下的全都編入了民兵隊,從四個伍便成了六個伍。
此刻,這些人正在張龍的帶領在在兵營校場上進行著熱血朝天的拼刺訓練。
拼刺訓練,一開始是用木矛刺草人,訓練基本功。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兩兩一組捉對廝殺,用一頭裹著獸皮的木槍進行對刺。
槍頭上都蘸上了一種黃色野果榨成的汁水,如果被刺中,衣服上就會留下一個黃色的痕跡。
為了提高大家訓練的積極性,唐涵規定,每次訓練結束,衣服上黃點最少的一人可以得到加餐一倍的獎勵。而最少的人則會被罰不能吃飯而且還要加練。
所以,民兵們為了不在吃飯的時候看著別人吃飯而自己卻還在對著草人突刺,都使出了吃奶的勁頭,一個個雙目通紅,面色猙獰,殺聲震天,好像對面的不是袍澤戰友,而是真正的敵人一樣。
不時的有吃痛的悶哼聲傳出,但是就算再痛也都咬著牙堅持著,沒有人會直接認輸,否則直接就會被判定為今天訓練最差的一人。
當然,除了對刺之外,唐涵也會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攻擊和防御陣型,比如鋒矢陣、鶴翼陣、魚鱗陣、偃月陣,一字長蛇陣等。
對于這些古達戰陣,唐涵其實也只是略懂而已。他以前看過一些古代的兵書,書上提到過幾種陣法,所有大概知道一些。
士兵們在演練陣法的時候,唐涵自己其實也是在學習,然后不斷的發現問題進行調整。
畢竟他的長處是現代軍隊步兵分隊指揮,對于古代戰爭來說的確只能算是一個新丁。
以后只能在戰爭中一邊學習,一邊成長了。
看了一會,唐涵心中覺得還算滿意。
他相信只要武器裝備跟得上,照這樣的訓練強度下去,這些民兵以后也會成長為精銳士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