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涵端起跋小妹給自己斟滿的一杯酒,對著她微微一笑,然后一飲而盡。
跋小妹滿臉歡喜,又湊過來斟滿,然后乖巧的跪坐在唐涵身旁的墊子上。
此時已經是酒過三巡,幾人在跋老大的帳篷中都喝的有點大了,說話也都開始隨意自在起來。
酒果然是社交場合極好的潤滑劑,雖然所謂的好菜在唐涵看來極其粗陋,甚至都沒有后世普通農家過年做的豐盛,但是配上酒之后也都無所謂了。
眾人一邊喝一邊聊,唐涵也漸漸了解到了跋氏兄弟的情況。
原來跋氏兄弟果然是將門之后,老大叫做跋宏,老二叫做跋峰,老三叫做跋寒,最小的妹妹叫做跋明月。
他們的父親跋天雄是青木大陸已經滅亡的一個國家東陸帝國的大將。東陸帝國在十年前被強大起來的鄰國夏日帝國給滅亡了。
跋天雄在守衛京城的戰斗中殉國,臨死前安排當時剛剛弱冠之年的跋宏帶領弟弟妹妹和族人們一起逃出了京城。
他們一路逃亡,路上有收留了不少的東陸帝國的難民。而夏日帝國也在派人追殺這些東陸余孽,他們被迫不斷躲藏遷移,終于在五年前進入叢林,來到了此處。
這里有山有水,又足夠隱秘,最關鍵的是他們在這里還發現了鹽礦。
眾所周知,鹽的來源有四種,即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四種。前三種都是從水中曬鹽而得,而只有礦鹽是從礦場的鹽床上采取而得。
礦鹽深埋地下,因此純度好,雜質少,在古代的粗糙的制鹽技術下顯然更受歡迎一些。
跋氏兄弟偶爾的機會發現了鹽礦之后欣喜若狂,便安排人開始采鹽加工,然后派精干人手攜帶析出的鹽出去兌換一些生活必需品。
至于食物,山上和營地附近也開墾了一些農田,也偶爾打獵。
一群人躲在這里也算是暫時平靜的生活了下來。
為了預防萬一出現的威脅,跋氏兄弟又從下面的人當中挑選出合適的人選變成護衛隊輪流操練,又把營寨安置在山腳下,造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形勢。
本來覺得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好歹也算是平靜。結果在一個多月以前,跋宏親自帶著人出去交易鹽巴的時候卻碰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姓烏,叫做烏日海。
本來是跋宏父親跋天雄手下的一員將領,結果在夏日帝國大軍攻打東陸京城的時候投敵叛變,致使跋天雄身死,他也被夏日帝國封為一郡守將。
這廝認識跋宏,看見他之后便派人跟蹤,結果竟然發現了這處營地。
等到跋宏第二次出去,也就是半個月前出去的時候,姓烏的找到了他,直言不諱的要求他帶著族人投靠自己,否則就揭穿他們的身份,讓夏日帝國的軍隊來圍剿他們。
跋宏雖然恨不得殺了這個叛徒為父親報仇,但是卻也知道自己弟妹和數百族人百姓的性命都在自己手中,于是假裝說要考慮,才勉強脫身。
回到營地之后,跋宏本想帶著族人遷徙,但是卻發現附近出現了有人窺探的痕跡。正好唐涵又忽然出現,才會被當做姓烏的派來的人。
唐涵明白始末之后,對跋氏的遭遇也頗為同情,問道:“跋兄弟,你們日后有什么打算?”
跋宏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嘆氣道:“姓烏的只給我半個月時間考慮。算算日子,明日就是最后期限了。我們已經被逼的躲進這深山老林之中,這廝竟然還不肯放過我們。我想帶著族人再次遷徙,可是天下之大又能去哪里呢?”
說完又是一聲長嘆,端起酒杯又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時卻是兩行淚水。
跋宏的時機年齡其實也就三十歲,但是看著卻跟四十多歲的漢子一樣,顯然是這種顛沛流離提心吊膽的生活讓他蒼老了不少。
“去他娘的,不行我們跟那姓烏的王八蛋拼了!”老三跋寒怒氣沖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