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文道的身影融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見,易文卻是感到了一抹愧疚,李文道無疑是自己的恩師,如今卻讓他牽扯到了這深不見底的渦流之中。
拋下這些紛繁雜念,易文順著李文道所指的路線找到了興德縣學。就在興德縣衙不遠處,一座宮殿式的合院建筑,占地頗廣,環境幽靜、清雅,院內還有假山花木,環境宜人。其內的建筑也是嚴格按照南北軸線排列。
縣學的大門被稱為儒學門,寓意這是文人仕途的第一道門。此時的儒學門之前也是擠滿了前來應試的學童,不過年齡上卻都年近加冠,似易文這般少年之人卻是極少見的。
“好了好了!都安靜一下!”門口的一個衙役大聲維持著秩序,“都將自己的驗身牌拿出來!排好隊!”
喧鬧的人群漸漸靜了下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盡管院試每年都會舉辦,但這仍然是決定他們的命運的時刻。只要過了院試府試,當上了秀才,至少在這興德縣就算是飛黃騰達了。別的不說,哪怕是去種田,也是一分賦稅都不需上交,成為一個富農地主就是板上釘釘了。
易文也隨便加入了一條隊伍,不過他那年幼的面孔以及腰間佩戴的長刀都讓他與此地格格不入。
“下一個。”前面的衙役招呼了一聲,易文走向前去,將驗身牌遞給了對方。
對方接過來還沒有看,倒是先打量了一番易文的打扮,隨后打趣道:“我在縣學當了幾十年的差,還真沒見過帶著刀來應試的。”
“不可帶入內嗎?”易文沒有理會對方的打趣。
“嗯...算啦,你愿意帶就帶吧。”那衙役隨便揮了揮手,院試所考的科目四書內容可有十萬余字,就算在刀上刻上小抄也不過數十字而已,更何況考場有數名教學來回巡視。
“哦?你是李文道先生的學生?”他看了眼驗身牌,突然有些吃驚地問道。
“唉,李先生當年也是在這中的秀才,只是可惜...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吶,一直中不了舉人。”那衙役似乎回想起了什么,張口還欲與易文講些話,但看到后面排成長龍的隊伍也就作罷了。直接示意易文進去。
“嗯?不是還要搜身嗎?”易文有些疑惑。
“你是李先生的學生,不必啦。快進去罷。”
易文點點頭,進入了院中。看來自己這個老師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啊,估計他在那青陽鎮開這么一家破私塾,也是心結久積了吧。
輕輕嘆了口氣,易文自言自語著,
“活著...誰都不容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