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出民宿,沿著無人的小道走向未知的盡頭,陳綻先將自己的猜測原原本本的說出來,但下一秒,又很快自我否定了猜測。
她說道:“如果泥坑里有血,檢查樣本的時候肯定會檢查出來。”
的確,別說當下,即使是陳年血跡,用偵查手段,化學物質一噴,統統能檢查出來。
謝致停下腳步,轉身看著陳綻,緩緩道:“你有沒有想過,既然從科學層面找不到答案,就從另一個層面去尋找答案。”
陳綻渾身一震,“跳出科學層面?”
謝致:“是。”
陳綻沉默不語,謝致說的,并非沒有道理。
她的爺爺,她的爸爸陳林意,突然毫無征兆的死亡,且檢查不出任何病因,以現有的科學技術,完全找不到一個可自圓其說的解釋,
偏偏詛咒之說,完美的符合這兩個癥狀。
但詛咒已經被科學認知否定了存在。
那……
按照謝致說的,跳出科學層面,假設詛咒真的存在呢?
陳綻站在原地,低著頭,凝視著腳下的影子,下意識地搖搖頭。
不對,即使詛咒真的存在,一句虛無縹緲的話,就能奪走一個人的生命,致人死亡嗎?
或許——
詛咒存在的形式,并非大眾所理解的那樣,而是以某種物質的形態,存在于某種媒介之中,然后這種物質被稱為詛咒,所以詛咒才能致人死亡?
其概念,等同于病毒與癌細胞。
只不過現有的科學手段,無法找到這個媒介,更找不到存在于媒介當中的物質。
按照這個思路,楊宣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也可得出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泥坑里存在的元素就是血,但并非當今世上所知道的血種,所以檢驗樣本時,驗不出來。
第二種說法,不是血,是完完全全的另一種物質。
陳綻忽然想起一句話——
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把科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么,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她抬頭,看著謝致,笑道:“我有一種,如果找到了陳林意的死因,就能打開一個新世界的感覺。”
她在苦中作樂,謝致便跟著她苦中作樂。
謝致跟著笑道:“那我得恭喜你了,為國家的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綻故作夸張道:“不知道到時候有沒有獎金。”
謝致調侃道:“我居然不知道,你還是個財迷?”
兩人同時笑出聲。
短暫的笑聲過后,又陷入一片寂靜,兩人默契地同時往回走,快到民宿門口時,陳綻再次開了口。
她問:“你覺得楊宣的故事,跟陳家傳言有關聯嗎?”
謝致想了想,“只憑幾個因素下結論,太難了。”
是太難了。
陳綻一腳邁過門檻,下意識地仰頭看了一眼楊宣的房間,“但有線索,總比沒有線索好。”
除了楊宣,她還能從韓水年那里再扯出一根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