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嚴敢肯定,羅家的水稻收成一定不會差,雖然就種了一小塊,但是水田里的稻子每一株都筆直油綠,就連稻花都結的比其他的水稻多,這說明什么?說明羅家種的水稻品種或許和別人種的不一樣!
周嚴的信被送到了澤州的一個偏僻的小村子里,收到信的中年男子挽著袖子腿上腳上粘著泥巴,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看著手里厚厚的一打信紙。
皺著眉頭,盯著手里的信好久都沒有動。
中年男人愣了半天實在是不敢相信,這位很久不見的老朋友竟然讓自己去汴州一個鄉下去修水利,修水利這件事情還是在他辭官前最想做的事情了。
大金朝每年因為洪水是的人是所有災難里面最多的,但是一到大旱的時候也會是死人最多的時候。
水利可以說是一國重任也不為過,但是當時的先帝對這些及其的不屑,甚至可以說是討厭。
他不止一次的提過要重修水災多發的地方的水利,但是換來的是先帝一次又一次的審斥,自那以后他就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情了,但是有時在不認看著百姓們每年一到雨季就會有大量的百姓因為水患而失去生命,他選擇了眼不見為凈,辭官回家,因為他根本就改變不了什么。
可是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擺在了他面前,讓他既興奮又遲疑,現在的新帝是否真的如好友描述的那樣嗎,他不知道,但是這些年雖然他眼不見,但是心卻沒有不煩過。
他一到夏季雨水多的時候心里總是惦念著渾河邊上的州府的百姓,這讓他更不就安寧不下來。
男子想了很久,在一周之后他終于還是決定去汴州一趟,不管怎樣去看看,也算是完成自己這一生最大的夢想了/
就在男子收拾了一下行頭,雖然也沒啥東西可收拾的,男子就是收拾了兩身換洗的衣服,再帶上錢袋子,出門一路向南。
就在一個水利工程專家在來羅家村的路上的時候,羅家還不知道,就連州史也不知道,因為好友根本就沒有給他回信。
羅家這段時間還是有點忙的,糖作坊因為太后生辰而訂單暴增,現在羅家的糖作坊和鎮上李家的糖鋪子已經遠近聞名了,無數的有錢人和朝中大臣都在李家的糖鋪子常年定糖果。
不為別的,就因為皇帝也是吃的是李家河羅家產的糖果,這還是內務府透露出來的消息,說是汴州州史每年定期都會從李家糖果鋪子定一批新品糖果直接送到皇宮來。
這是羅家和李家近些日子忙的不可開交,羅家還好一點,作坊已經形成了流水線,工人們也都已經是成手了,不需要在想最開始一樣每個環節,每一天都要有人看著了。
糖的原料現在也穩定了,因為朝廷下令大面積種植甘蔗和甜菜,羅家自己也總,但是也不用在為原料而發愁了。
再說回太后生辰這件事為什么和羅家的糖果有關呢,太后是當今圣上的生母,以前不受先帝的寵愛,自從圣上成年以后就被打入了冷宮,要不是圣上暗中接濟保護,太后在就不在了。
圣上很孝順,太后早年間受盡了苦頭,現在唯一的愛好就是吃一點沒見過沒吃過的新鮮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