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這個噩耗需要時間,她消沉了很久,才開始積極配合治療,平靜地面對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從六歲開始,她每一年的生日愿望,都是同一個。
她希望有朝一日,她能成為舉世聞名的舞者。
可見,生日愿望都是做不得數的,所謂的愿望,都是世人給自己無法實現的夢,尋求一個寬慰。
她從藝術學校退學,轉到了一所普通高中,開始學習文化課。
雖然夢想無法再實現,可是生活還得繼續,殷海蘭并沒有自暴自棄,她想要尋找新的人生。
但她曾將大量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在練舞上,文化課非常欠缺,她只能付出成倍的汗水,努力追趕同齡人的腳步。
病痛時常會折磨著她,為了抑制痛苦,能夠靜心學習,她不得不用藥物進行控制。
她服用的藥物里,有一種藥,名叫甲潑尼龍片,它是對癥的藥物,但它屬于糖皮質激素藥,長期服用,會致人肥胖。
學跳舞的女孩子,多少是愛美的,即便從此再也無法站上舞臺,她也希望自己能保持優雅的體態。
然而,激素和壓力共同導致的肥胖,讓她成為了高中畢業照里最胖的女孩。
入校的時候,她不到八十斤,畢業時,體重飆升到一百三。
她失去了跳舞的身體,也沒有了舞者的儀態。
衣柜里漂亮的舞裙,她再也無法穿上。
買新衣服的時候,從無腦選擇最小碼,變成了無腦選擇最大碼。
從此,她徹底夢醒,揮別了過去光鮮亮麗的人生,開始自我懷疑。
病情得到緩解后,激素藥雖然停了,卻無論如何也減不下去肥。
突如其來的肥胖,和回不去的美好過去,讓殷海蘭一度陷入抑郁。
她不愿意再出門,因為她害怕引起旁人異樣的目光。
萬眾矚目,那曾是她心中最滾燙炙熱的理想,可她要的不是這種矚目。
好在有殷志杰和秦丹萍的悉心開導,還有姜宜年不離不棄的陪伴,才讓她不至于鉆牛角尖。
文化課上下的苦功夫,也在高考成績單上完美地體現出來,她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念了一個自己還算喜歡的專業。
雖然那已不是最初的夢想,可有時候,退而求其次,未嘗不是人生的正確選擇。
上大學后,殷海蘭沒有再結交新朋友,從前一起跳舞的伙伴也斷了聯系,她身邊只有姜宜年。
但也足夠。
姜宜年對她一直很好,無論她是八十斤,還是一百三十斤,他仿佛永遠熱情。
他會溫言細語地告訴她:“你只是生病了。”
他會看著她的眼睛,如視瑰寶一般,認真堅定地說:“別管那些只看外表的人,他們那叫膚淺,我不一樣,我和你從小一起長大,見過你最美的樣子,我所傾慕的,是你美好的靈魂。”
姜宜年的陪伴和安慰,給了殷海蘭信心,她漸漸從抑郁和自卑中走出來,開始戲稱自己為“大碼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