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宣澤門失敗后的第二天,金兵采取了兩個新動作,第一是大量分派人手,加緊砍伐金明池、瓊林院和下松園等城外景區的觀賞樹,打算用這些樹木趕造攻城武器發起攻城——雖然這些觀賞樹并不是特別堅固,但怎么都強過沒有。
第二個動作則是釋放曾經和赤旗軍打過交道的李鄴返回汴梁城,讓這個宋徽宗派去求和的宋廷使者帶回書信,表示愿意與宋廷展開停戰談判,象歷史上一樣試圖誘降宋廷,逼著趙九妹主動交出土地城池和金銀珠寶。
還是和歷史上一樣,才剛回到汴梁城里,李鄴馬上就宣揚起了金兵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傳金兵是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拼命慫恿趙九妹接受完顏宗望的一片好意,通過談判與金兵達成和解。
對此,汪伯彥和唐恪等投降派當然是大聲附和,覺得李鄴的話言之有理,力勸趙九妹遣使談判,中書侍郎王孝迪還自告奮勇,表示冒險到金營一行。好在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爺逃走時帶走了大量的投降派,汴梁城里目前是主戰派占據上風,李綱馬上就站出來譏笑道:“人如虎馬人龍?那么在白馬津的時候,六萬多金人怎么連右武大夫馬義士率領四百來人守衛的黃河渡口都拿不下來?”
“留守,那只是僥幸。”李鄴苦口婆心的說道:“馬良那個草民之所以能僥幸守住渡口,是因為金兵當時嚴重缺船,再加上馬良那幫人全部都是漁民出身,擅長水上作戰,這才讓他瞎貓碰上死耗子,僥幸打了幾個小勝仗。”
“那金兵在陸地上就是馬義士的對手了?”李綱大聲冷笑,說道:“前天馬義士率軍回援汴梁城,上千金兵在前面堵,三千金兵在后面追,怎么還是沒能攔住馬義士的義師,相反還被馬義士的義師殺得死傷慘重?”
李鄴徹底啞口無言,李綱則轉向趙九妹說道:“殿下,金人之所以一再表示愿意和談,全是因為他們深知汴梁城堅難攻,毫無把握破城才采取誘降手段,眼下我軍將士士氣高昂,各地的勤王之師也在不斷趕來,還請殿下千萬不可有任何動搖,貽誤了國家大事。”
“留守放心,本王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動搖!”趙九妹的臉色非常陰沉,幾乎是咬著牙齒說道:“那怕金人攻破了汴梁外城,本王也會繼續堅守內城,絕對不會向金人屈膝求和!”
說完了,趙九妹還又在肚子里說道:“本王也絕對不會再讓世人嘲笑我是趙九妹,編什么破歌來羞辱本王!”
難得看到趙九妹態度如此堅定,李綱當然是大喜過望,忙又說道:“殿下,還有一件事,武泰軍節度使何灌治軍無能,導致麾下軍隊在白馬津不戰自潰,回京后被官家下詔收監,昨日他的長子何薊來與臣下見面,讓微臣代為轉呈一道何灌的親筆血書,請殿下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他情愿再次率軍出城死戰,以報國恩。”
言罷,李綱還又呈上了何灌親筆寫的血書,結果趙九妹看血書的時候,汪伯彥不屑的說道:“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讓他再次率軍出城死戰?別又象上次一樣,軍隊才剛出城,士卒就跑得干干凈凈了吧?”
“殿下,白馬津之事,何灌是要負主要責任。”吳敏開口進言道:“但也不能全部怪他,主要還是他統領的軍隊數年未曾訓練,從沒上過戰場,其中老弱士卒還數量眾多,再加上梁方平帶頭不戰自潰,影響了軍心士氣,所以何灌的軍隊才不戰自潰。臣下認為,既然何老將軍忠心報國,情愿為國死戰,殿下不妨給他一個機會。”
“吳侍郎所言極是。”同為主戰派的徐處仁附和道:“何老將軍常年守衛邊疆,功勛卓著,同時又老于沙場,經驗豐富,許他復出,對朝廷軍隊守住汴梁有百利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