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的就是擺在陶瓷甕的那一份份小涼菜。
黃瓜拌粉絲,黃瓜全是手切的,脆勁兒和甜味都很完美,粉絲燙洗過之后混在一起拌成了酸辣口味還放了一點糖,不用吃就是哥哥做的,不錯不錯。
女孩兒愉快地點點頭,往自己的小空碗里夾了一夾子的粉絲。
蛤蜊肉拌菠菜,芥末油和蒜味的比例恰到好處,還是哥哥的作品,恩恩,也夾一點。
剩下的兩個甕里一個放的是泡椒鳳爪,另一個放的不是小菜,是小半甕的紅油蒜糊。
咦這是蒜泥白肉的調料,典型上河幫的手藝,店里來了川菜廚子么
沈莫正彎腰研究著兩個甕里的東西,沈何朝掀開簾子從前面邁步走了進來。
女孩兒立刻把那些別系吃的拋到腦后,左手小菜右手銀耳湯跑到哥哥身后的馬扎上坐著繼續吃吃吃。
沈何朝開了兩個灶,一邊熗鍋,一邊燒水煮面,間或回頭看看自己的妹妹一眼,笑容里是滿滿的溫柔和疼寵。
也許沈家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永遠都是做做做和吃吃吃。
前面的沈何朝在投喂自己的妹妹,在小院子里的沈抱石也在投喂自己的哥哥。
滾蛋餃子絆腿面,遠游的人回到魯地的第一頓飯總是要有一碗熱騰騰的面條。
面團是沈老爺子早起就揉好的,切出一小塊足夠兩人吃的,直接就開始揉搓這塊面,用一雙蒼老有力的手把面搓成長條,抹上點油盤起來,過一會兒再搓幾下。
很快,面就變成了盤成了光盤狀的細條,粗細不過小孩子的食指,細長蜿蜒地像是一條長蛇。
雞腿肉的丁翻炒到顏色見白,撒入香菇丁、木耳丁、洋蔥丁,等到有了食物融和在一起的香氣,放一點豆瓣醬調味,然后再倒一些高湯,小火燉上。
再在另一口大鍋里燒上水,沈抱石跟正川雄一獻寶“那幾年我從北京城里出來,有人往南走,有人往西走,我也就帶著我娘往西去,去了黃河邊上還認識了幾個朋友,這個做面的手藝就是那時候學的。我連大朝都還沒教呢,先讓你嘗嘗怎么樣。”
正川老人坐在院子里的搖椅上,陽光透過葡萄架灑下來,亮而不曬,讓人愜意非常。
“你為什么、不教、大朝”
“我的本事那么多,他得一樣一樣地學也得學半輩子。”
沈抱石把盤好的面放在離大鍋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左手捏著面的一頭,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壓住面條,得意地看了外面的老兄弟一眼,左手手腕一震,用力輕拉,右手同時加大拿捏的力道,短短的一截面條陡然變得細長,伴隨著左手松開的方向輕飄飄地落進了鍋里。
左手收回,再往外一扯一揚,那團盤起來的面就像是被送入了紡紗機一樣變成了細長又有韌勁兒的細面條了。
看見沈抱石的這一手,正川雄一也來了興致,他急急地站了起來,也張著手進了廚房。
“我也、試試。”
“試什么呀別添亂,我這馬上就好了。”
“試試。”
“都說了,這不馬上就得了。”沈抱石撇頭看了一眼面盤子,剛剛還滿滿的面,現在外圍最大的幾圈都已經進了鍋里了。
正川雄一就站在一邊看著沈抱石做著這個一根面,又是手癢又是心癢,偏偏沈抱石這個臭小子就是不讓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