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怎么又在看這份雜志了。”穿著短袖襯衣的中年男人一路搖著扇子從門外走進來,一進房門就收好扇子站得筆直。抬頭第一眼他就看見坐在太師椅上的老人正戴著老花鏡正遙遙地盯著雜志上的照片和小字。
那份雜志是省內某家大報社的副刊,最近出了很多旅游相關的散文和游記,這一期的專題是那些被假冒偽劣的制成品壞了口碑的“名吃”。
平素,老人是不會在意這種寫滿“閑人軼事”的雜志的,這次這份難得的關注,是因為這份雜志所寫的內容刺中老人心里的隱痛如今正有人在錦城假冒他們天府樓的“天府回鍋肉”,天府樓的招牌菜做了幾十年,沒成想居然成了一眾跳梁小丑的生財之道,讓這位川菜大師怒氣橫生也有些無可奈何,他的兒孫多在京城,唯一守在身邊的并不在乎天府樓的這塊招牌,自然也不怎么去在乎自家的菜被人仿冒了。
只是誰也沒想到,在這樣避居一地的錦城,他也會在這份雜志上看見“故人”的消息。
就在雜志的第二版,刊登的是一個知名作者的游記,文名叫海邊得見胭脂虎。
奇怪的文名下面是個很有趣的故事,作者從自己不甘不愿地參加這次參團游開始,用筆辛辣有趣,寫盡了當下團隊旅游中各種名不副實、以次充好的現象帶給游客們投訴無門的心酸經歷。
“對海濱美食的渴望支撐著我,讓我走進了那家糟糕的海邊酒樓的大門,哪怕吃不到傳說中比人的臉盤還要大的螃蟹,大概鮮美的蝦子也能撫慰我已經被失望和憤怒沖刷了腸胃。”
“此時我才恍然,原來前面的種種糟糕不過是一種預熱,最糟糕的經歷是從我走進這個飯店開始的”
“我的旅行即將結束,我的憤怒將要從我的筆尖出發。就在我這么自嘲的時候,我看見了有人拍桌大喊,這里的東西真是太難吃了。”
“清瘦漂亮的女孩兒有著魯地人高挑的身材還有我在這里的海邊多見的細嫩膚色,任誰也想不到她來到這個酒樓的目的是為了砸場子,是的,就是字面意思,砸場子。”
“她的怒氣在這家酒樓號稱自己的餃子是沈家餃子的時候似乎達到了頂點,她沒有采取我們想象到的那些維權的手段,申訴也好、報警也好、都沒有,也許在她看來這些都沒有直接動手來得暢快解恨。”
“那把酒樓經理一腳踹翻在地的風情讓我想到了小說中古時候的俠女們,快意恩仇都是隨性而為,那些錯誤的事情她甚至不需要別人幫她去解決。”
“事情發展到后來成了這個女孩兒自己的廚藝展示,鮮美的海蝦放在用了天然菜汁的餃子皮里包出來,一點點的紅色從餃子的底下勾勒到上面,成了精致漂亮的裝飾。”
“那盤餃子叫胭脂虎,因為胭脂一樣的顏色也因為充作餡料的蝦名為蝦虎。但是在我這個業余食客看來,胭脂虎說的就是這個女孩兒自己吧,有漂亮的外貌和爽辣的性格,推翻了我原本對于魯地這個地方的所有認知。”
“我對女孩兒提到的沈家人的性格非常的好奇,到底怎樣的一個家族能有這個女孩兒這樣的人呢這種好奇已經徹底壓倒了我旅行中的種種不渝。”
“為了探尋這個女孩兒和她為之驕傲、不容冒犯的沈家餃子,我聯系了自己在那座海濱城市的朋友,他們給我講述了一個堅持品質和堅守信念的廚藝家族的故事,沈老先生和他的孫子是太平區所有廚子心里的標桿,象征著品質也象征著傳承與創新。”
“我特意延期了自己的行程去品嘗了沈家的餃子不能多說了,真是一次非常棒的美食經歷,如果有機會再去那個有著胭脂虎和沈家人性格的城市,我一定要去再體驗一次,其實多少次我都不介意。”
作者的署名是陸喬斐。
老人的頭發半白,發絲一絲不茍地偏分貼在頭皮上,盡管遮擋不住中間那點稀疏地帶,但是怎么看都是一個沉穩嚴肅的體型微胖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