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人生之中很特別的體驗嘛,不知道多少人一輩子都沒破過產呢。
范曉娟放下手里的活,往他對面一坐“買房,咱們就自己買。”
韓江手里頭也停下來了“買房”
韓星辰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異常興奮的問“買什么啊,咱們又要買什么好東西”
“說煮粥的事情呢,等會兒你可得多喝一點。”女兒不太喜歡吃這種湯湯水水的東西,但是只要孩子多,就能干的呼呼的。
“我能去玲玲家喝嗎”人多吃飯香。
“你自己帶上粥,再去人家家里,別去別人家要東西吃知道不”胡家那里也是雞飛狗跳的,范曉娟想了想就說。
今天的韓星辰也太乖了,米飯也是乖乖吃的。
這幾天都是這樣,吃完飯還去門口量身高,她個子小,在班上都是最矮的那一批,范曉娟覺得八成是遺傳了自己的基因,她小時候個子也不高,到初三的時候才躥上來。
就在韓江以為這個話題揭過的時候,范曉娟又開了口“我說買,咱們自己買,你有沒有想過,咱們以后得有個自己的房子,院子門一關,就是咱們自己的地方。”
韓江差點沒噴出來。
買胡同里的房子
這年頭幾乎沒人愿意買胡同,這里面的房子破破舊舊的,買下來一筆錢,翻修又是一筆,相當于兩項支出。
更別提有些鄰居,掐準了你想把院子都盤下來的心里,賣得還不便宜。
就說王奶奶家那個戶型兩間房,加起來三十平米多一點,按照集資建房兩百塊一平方,也不過是六千塊,可賣出去的市價,就要到上萬。
他們買這里的時候才花了七千塊
商品房另說,按照韓江的說法,只要等下去,單位遲早要集資建房。
一套房子七八十平米,才一萬多,翻新下來說不定比房子還貴。
當初要不是錯過了集資建房,他干嘛要在這里買房子
韓江認認真真的跟范曉娟講道理,指著自家那墻壁說“這屋子,磚瓦都是明清時期的吧。”
范曉娟糾正“這叫歷史底蘊。”
“多少錢”
“我打聽了一下,王奶奶開價一萬二。”
韓江一頭磕在桌子上。
當男人真難吶,打一個全國冠軍獎金才發幾千塊錢,可人人都能拿冠軍嗎
這要是換算成平米價格,得有四百多了吧。
還別說,外頭的商品房都上千了,可那能一樣嗎,商品房走樓梯,通風也好陽臺的隔熱做的是兩層,還通暖氣,樓上樓下都有蹲廁,連倒夜香都省了。
這年頭誰不想出去住
便利真的是樓房便利,可多少年以后就能見到真章。
現在京市還沒有開啟大規模的拆遷,蓋在二環里的商品房少之又少,按照房地產的理論來說,房子看什么,還得看地段。
現在單位的集資房都往三四環邊上靠了,上班位置也不方便啊。
范曉娟耐心同他講“王奶奶這房子人家也沒說一定要賣,人也是看著年紀大了,在這里住著不方便,所以就順口一提。”
她得讓韓江知道,這房子是稀缺資源,買了就是賺了。
韓江鼻孔里面出氣“這么貴,也真敢想。”
范曉娟繼續說“你就惦記著單位分房,可你們單位分房子有準頭嗎,你知道為什么親戚們借錢都來找咱們嗎,就是吃準了咱們錢沒花出去,瘋狂找咱們借錢。
錢,是一毛也別想從我這里拿走,王奶奶這房子咱們先拿下,萬一你單位分房,咱們再買不是。”
存定期拿利息她都拒絕,親戚們借錢都是沒利息的。
九十年代初韓江給一個同事借了八百,過了三十年他們回國時候才還,還是還八百,這錢還不如白送你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