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娟有點興奮起來“賺女人的錢,賺小孩子的錢。”
張燁投了個贊許的目光給她。
兩人真是想到一處去了。
這邊人流量大,兒童樂園里來玩的人不少,一玩就是一整天的,出去吃飯肯定也不方便,范曉娟掰著手指頭說“咱們得賣環境,賣女人跟孩子喜歡的東西,賣能夠打包帶走的東西,炸雞,薯條,披薩,還有咱們的鴨貨鹵味那些都可以。”
在肯爺爺還沒進駐華國市場的時候,炸雞跟薯條也算是很新穎的東西了。
不用明火,而且還能打包
范曉娟的直覺就是,張燁專門叫她坐在這里看著面前的人來人往,絕對不是因為她是好姐妹,她下意識的看向張燁。
張燁跟她商量“我手里頭錢不夠,你看你要不要用資金入股,我想把商鋪也買下來”
原來這才是她找范曉娟喝茶的目的。
她手里頭拿著一個小本子,上面記滿了電話號碼。
都是這個商場轉讓或者是出售鋪面的消息。
這種繁華地段的商鋪,一平米要四五千,買下來三十平米就要十萬塊錢了,加上裝修,后期的投資,第一期起碼要二十萬。
張燁無奈道“我現在手里的資金有限,能夠拿出來的只有十五萬塊錢,你如果愿意搭伙,咱兩就一起干,實在不行,我租個店鋪也要干。”
她數著外頭人來人往就說“你看看這外頭的人,有多少,一個周末,光帶孩子來玩的人都有幾千,他們中午上哪里吃飯,小孩子的零嘴兒在哪里吃,別看周末人多,平常人更多。”
不光是游樂場玩的那些,過來過去的人也會在商場買東西吃的。
“賣賣涼皮涼面的是不是也還行”
曉燁家離這里不遠,就當做這邊的后廚房。
現在就已經很繁華了,未來會更繁華。
租店鋪就要轉讓費了。
幾萬塊錢的轉讓費,要她說還不如買個店鋪好,店面是自己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范曉娟一聽就跟打了雞血。
張燁知道要她出錢可能有點為難,范曉娟家不久前還是一貧如洗,可她太想盤下來眼前的鋪面了。
而且手里頭留有余錢,身邊的親戚們都會打主意。
上次從京市倉皇回去的小表妹到了老家以后就很夸張的說,什么韓佳棟一節課都要花掉五十塊啦,張燁一天都賺一千多啦。
一千多那是營收
但是在老家的親戚眼里,張燁是發了大財了。
那么多的錢,指縫里頭漏一點出來都不得了,更何況她又沒有男人。
在老家親戚看來,死了男人的姑娘要大歸,回去了一切都要聽舅舅交代,張燁老娘又有點老年癡呆,聽那些甥女外甥胡吹一通,真當她閨女一個月在京市賺幾萬塊,連給舅舅們開養老金的單據都給她寫好了。
張燁看過也不過是一笑置之,但是老家那些親戚跟蒼蠅一樣時不時的往臉上湊。
所以她是最理解范曉娟的那個。
要么你要強大到完全無需搭理這些人,疏遠他們,以后再也不要聯系。
要么就任他們吸血。
她好不容易才擺脫了韓家溝的兩個姑子,是絕對不會回到娘家讓娘家親戚吸血的。
所以錢都花出去,也省得親戚們有花頭講。
那些有錢的富豪們,不都是錢生錢的嗎,能貸款絕對不全款,能把錢投出去絕對不放在手里頭,張燁現在還有個“曉燁家”日日周轉,一天一千多的營業收入給收進來,她就不相信這邊的投資會虧。
即便是運營不好,還有個店鋪呢,一鋪養三代,一個鋪面在手里頭,啥都不怕。
兩人越說越興奮,越說越投契,連店里賣什么東西,針對什么樣的客戶,再說下去連開業要怎么慶祝都聊好了。
回去以后興奮的準備跟韓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