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問過的問題再拿來問我,老頭子,我還真是你親孫女!親的!
一個電話就這么斷斷續續有一句沒一句地打了十幾分鐘,最后老爺子以浪費電話費的名義掛掉了電話。
明明是因為某個妹控哥哥一直在沉默地、堅持不懈地搶著話筒而已。
扣上電話,沈莫看見泰勒夫人遞給自己的手帕,才猛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淚流滿面。
原來,真的不是不想念。
那一天的晚餐,是沈莫自己給自己煮的一碗面條。
面是水和鹽調和著面粉和出來的,軟面兒餃子硬面兒面,鹽能讓面團變得更加有彈性,煮熟后口感更爽滑。
她要做的是手搟面,面的勁道就在一個搟字上。
面團被她徒手壓成餅狀再被搟面杖壓成薄片,從長到方,從方到圓,帶著厚手套的手用恰到好處的摁壓賦予了面團力量,這種力量會回饋給人們更讓人難以割舍的口感。
整塊面團終于變成了巨大的薄餅,一毫米左右的厚度有利于面條入味,也能保留面里最原始的麥香。
修長的手指提著薄餅的一端,纖細的手腕輕輕一抖,整張面餅就層層疊疊地落在了料理臺上,一層來,一層去,疊摞在一起中間是似有似無的細碎面粉。
一刀一刀,把面餅切成七八毫米寬的面條,一刀起,一刀落,刀刀不絕,直到最后一下切完。
沈莫抬起一只手掠過整整齊齊碼著的面條,白皙的手指似有似無地一勾一拉,原本疊放的面條就舒展開來變成了細長輕薄口感淳樸的手搟面。
茄子、番茄、土豆、豬前肘肉都切成小丁。
蔥姜爆鍋,倒進肉丁翻炒,點一點醬油調色,等到肉變色均勻有了香氣再放進土豆和茄子,土豆變色茄子吸油之后再放進番茄。
番茄是水果,是蔬菜,也是調味品,特有的酸甜味道能讓整個菜肴的口感更有層次。在這種混著肉香的翻炒中,番茄讓土豆更加香糯,讓茄子更加綿密,爆鍋了番茄汁的肉丁也在微酸中析出了油分升華了口感。
加了水之后再次燒開的鍋子里,香味開始彌散。
另一邊,在水里翻滾了一次又一次的略帶小麥原色的面條被撈了出來。
盆里涼水里放進了熱騰騰的面,面條在里面瞬間舒展開,這種處理方法,被稱作過冷河。
過了冷水的面口感絕佳也不會粘連,是東方面條處理手法中極簡單又高明的一招,君不見東洋小國還有一道“傳統美食”名為流水素面,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毫無調劑的“冷河面”。
熱熱的鹵子澆在了面上,白里帶微黃的面,金色的土豆,紅色的湯汁,醬色的茄子,綠色的香菜,一縷兒香氣輕悠悠地就進了人的鼻子里,不覺得的如何美味,只覺得,家在這里,隨面而走,一面相牽。
面盛好之后,沈莫才發現自己做了足足四人份的打鹵手搟面。
摘掉手套,她頭疼地看著鍋,不知道該找誰來分享這次的“意外事故”。
“叮咚~”
打開門,門外站了一個嬉皮士和一個金發美男,他們每人都抱著一大袋子食材。
“美麗的小姐,我們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