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不喜歡欠人東西,欠了就要馬上還回去。雖然今晚的事,讓他覺得匪夷所思,但是他選擇相信老顧。
“行吧,接下來。。。。。。。。。”
老顧聽了沈醉的話,也沒有墨跡,開始交代注意事項和安排任務。雖然很冒險,但是老顧對施展禁術還是有一定把握的,只要沈醉這邊配合得當,應該不會出問題。
二樓中,除了繼續昏迷的老張和顧夕,就只剩下一直侃侃而談的老顧和神色先是驚訝,最后變成驚恐的沈醉。
——————
此刻在靈界中的張大國,已經在這里呆了五年了。
當初張大國決定暫時留在碗米村,一是這因為阿莠,二是因為他明白碗米村也隱藏著相當大的財富。
決定留下的第二天,他就去找了老村長和海叔。這時的碗米村還很窮,碗米村位于湘黔交界的大山中,每戶能分到的耕地很少。加上以前的交通不方便,與外界隔絕,一直到2010年,碗米村還是貧困村。
但是張大國從三十年后回來,太明白碗米村在2010年之后靠著什么迅速脫貧。碗米村雖然是山村,但是庇佑村莊的大山,卻是的寶藏。這座大山非常適合生長杉木,村里的房子都是山里的木頭做的。最重要的是山里還適合種植草藥,村里的村醫在山上種植了很多中草藥,其中還出現了冬蟲草。山下有一條環山河,村民世世代代的用水都是靠這條河,里面河產也豐富,重要的是,有野生娃娃魚。
張大國先是找到了老村長。90年代國家鼓勵城市和農村大力搞經濟發展,不少農村都靠著縣聯社扶持,在村里辦廠搞經濟。但是當時很多農村因為地理條件,交通阻塞,響應號召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因素辦不下去了。碗米村之前由老村長牽頭,辦了個木材廠,碗米村盛產杉木,世世代代靠著杉木搭的房子遮風避雨,可是因為運輸困難,加上城里頭蓋房子都是用水泥和磚頭,木頭都是拿來做家具,導致運出去了也銷量不好。最后木廠經營不下去了,老村長也是把村里人的錢借了一個遍,才還上縣聯社的錢。
“大國啊,你說要辦養殖場,我們以前的木材廠都辦不下去。這個養殖場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村世世代代依靠著大山生活,山里有什么,村里啥沒吃過,不行不行!”老村長聽了張大國要開養殖場,立即反對。
“二爺,我們弄個養殖場,養些藥材和河產,可以賣給城里人。現在城里人啥沒有,可就是稀罕咱們山里的東西。海叔中秋吃席還說,我們吃的孩兒魚,城里人可是當龍肉呢!”張大國清楚老村長不會輕易點頭,得先做做思想工作。
“那開場子也需要一大筆錢吧,你一個半大小伙子,哪來的錢?”老村長還是覺得張大國辦養殖場不靠譜,拋出最重要的問題,沒錢你咋辦啊。
張大國道:“所以我才找您吶!您看,能不能以村里的名義,向縣聯社申請一筆錢做養殖場。”
老村長連忙搖頭,大聲道:“不行,絕對不行!大國啊,之前木廠的事你也知道,村里現在是折騰不起了。我也老了,還欠著村里人的債,你是嫌我活得夠長了是吧!”
木材廠一直是老村長心里的一根刺。張大國也明白做生意,向把條件開大了來,再慢慢壓價。
“二爺,我知道當初你建木材廠,是為了讓村里人過上好日子。以前是村里沒趕上好時代,現在外頭不一樣了。城里人什么都不缺,就缺我們山里的好東西。要不這樣,我到村委來干活,我們先不建場子,我以村里名義組織一些人到山里和河里淘些東西讓海叔帶到城里去賣。真能掙著錢,我們再商量建養殖場的事。”
老村長還是覺得不妥當,撇著臉不去看張大國。張大國繼續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