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潮收起散漫的神色,嚴肅地看著老顧。顧醒這瘋子,只要是那位和顧夕的事,他什么都干的出來。有一個瘋子就夠了,再多出一個,那不是要命嗎?看來要拿出壓箱底的東西試試水了,真有那玩意兒,那就在我的靈界了結他,關鍵時刻,還是要靠我力挽狂瀾啊!真有那場面,嘿嘿嘿,肯定讓人不能直視啊!可惜小夕妹子看不見他的海潮哥哥威武身姿,虧了虧了。
——————
“其實你今天看到的,對普通人來說確實很玄乎,但是世間一直流傳的奇人異事的傳說,也不是沒有根據的,比如《黃帝內經》,里面就記載了很多上古的奇人奇事,但是又有些放到現在也有科學依據的,還有春秋百家爭鳴,那些學說也不是憑空出來的,有一部分也是上古傳承的。”顧夕和沈醉此刻在二樓守著,顧夕閑不住,便開始和沈醉嘮起來了。
“放在今時今日,古時候的很多傳說因為無法放到現在的科學來解釋,所以我們覺得這些可能是古人杜撰而來的。”沈醉輕聲道,如果不是在書屋發生這些事,他也算是個唯物主義者。
“歷史上經歷了多少朝代變更,多少戰火紛亂。很多古代的文明傳承就此斷絕,華夏文明的傳承雖然一直都在,但是在不斷的戰爭紛擾中,也會流失一部分。加上每朝每代的帝皇都有自己希望的文化統一,一些學術傳承就更難了,也存在有心之人,想通過比較變態逆天的術法,達到某種目的。像通靈之術,被某些人用了,就是禍國殃民,歷史上也有很多例子,漢武的巫蠱之亂,漢末的黃巾之亂,都有會通靈術士的影子。”顧夕向沈醉解釋道。
沈醉問道:“那你和老顧,算是陰陽家流派傳承到現在的傳人?”
顧夕搖頭道;“確切地說,老顧算是巫祝傳人。”
沈醉好奇道:“巫祝傳人?”
“黃帝時期,就有巫祝這一批人,但是這批人的記載十分神秘,而且能力逆天。相傳涿鹿之戰,正是巫祝這批人,通魔請神,才有黃帝和蚩尤的神魔大戰。到了夏商,巫祝也一直是在宮廷中存在,他們更像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曉天文、懂地理、知人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能與鬼神相通,故有“神職官員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稱。”
“到了周武,出現了一個姜尚的人,算是上古蚩尤一脈巫祝傳承。夏商兩朝信神奉神,百姓被宮廷巫祝視為神下之螻蟻,姜尚便助周武推翻這個視百姓為螻蟻的世道,封神。”
“宮廷巫祝在西周建立后,大部分流散到了民間,春秋時期,這些流散在四處的巫祝開始建立自己的術學,便有了之后的百家爭鳴。”
“后來的事,史書上也記載了,秦朝統一之后,沒多久天下又大亂,百家之學在戰火流離中,大多失傳了。到了漢武,又提出獨尊儒術,其他學術的傳人便開始陸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但很少有人知道,百家之上,其實一直還有上古巫祝一脈的傳承,這一脈很少活動在世間,但是他們通曉百家之學,戰國時期鬼谷,漢末出現的百家先生,都有他們的影子。”
“老顧便是這一代的巫祝傳人。”顧夕向沈醉解釋道。
沈醉認真聽完顧夕的話,內心已是百感交集。顧夕說得這些,歷史傳承的書籍中,確實有過輕描淡寫,但其中蘊含著的又是另一個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