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月城街的時候,客流量正是最大的時候,這會兒過了最熱的時候,街面上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但還是不能跟春秋兩季來比,月城街是露天的街面,周邊的商家也比較凌亂,天氣太熱或者太冷,都會對客流量帶來較大的影響。
這一點也是馬光明自信大明廣場開業后能夠壓制住月城街的一個理由,畢竟大明廣場是內部結構,有著大型中央空調,冬暖夏涼,客流量不會因為天氣的變化而變化。
但月城街也有月城街的優勢,那就是一些小的店面,諸如燒餅店就會有,大明廣場里不至于會開一家現做現烤的燒餅店。
馬光明下了車,找到一家“王記安州燒餅”店,進去一看,這是家夫妻店,夫妻二人大約六十歲的樣子,皮膚都很黝黑。
老板娘在臺面上做著燒餅,老板頭上纏著一塊毛巾,卻是光著上身,正把做好的燒餅往爐膛里貼,爐膛比較深,老板幾乎大半個身子都探進去了。
馬光明看著有些擔心,因為鍋爐里面正噼里啪啦地燒著麥秸稈,而老板整個人探身進去,往爐膛的左右以及頂部貼著燒餅,一個不慎,很容易燙傷。
前來買的顧客不少,有的人甚至在排隊等著。
也有熟悉的顧客跟老板娘老板打著招呼。
“這么多人啊?”馬光明有些犯愁,等排到他的時候,才要到什么時候呢?
“這個小兄弟啊,這家是祖傳好幾代人的手藝啊,我們這里街坊鄰居的,都喜歡來買兩個回家當晚飯的。這一鍋大概是沒有你的了,等下一鍋吧,十幾分鐘的事情。”有人在一旁笑著說道。
馬光明點點頭,看來這家估計就很正宗了,帶給唐豆吃的東西,必須要正宗才行,不能應付了事。十幾分鐘,等就等吧。
老板貼完燒餅后,用鐵釵把麥秸輕輕的挑起翻身,在爐內左、右、上面上下翻滾,便于每一塊燒餅受熱均勻。
這樣的動作,也是大半個身子鉆進去的,因為這樣才能看清楚。
馬光明相信了這是祖傳的功夫,因為這樣的動作沒有一定的功底是做不好的,一不小心手中鐵釵上的火灰就會掉在光著的身上,把人燒傷。
只可惜,這樣辛苦的勞動,估計沒有幾個年輕人愿意去學,這些民間的傳統飲食再過幾十年,會不會就此消亡呢?
沒等他想得太多,一鍋燒餅就出爐了,果然如剛才那個顧客所說的那樣,這一鍋是沒有馬光明的份了,那就再等等吧。
反正已經等了十分鐘了,不妨再等幾分鐘。
而且,看著這老板娘做著燒餅,老板像表演一樣地貼著燒餅,也很有意思。
還沒等上三分鐘,就感覺到后面有人輕輕拍拍他的肩膀:“馬總?”
馬光明扭頭一看,來人卻是一個時髦漂亮的女人,穿著一身水綠色的連衣裙,一頭染過的淡黃色的頭發披散在肩頭,還有些微微卷起。
“聶……小容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