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價格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啊。”馬光明點頭說道,他們之前就這個問題也討論過,預計應該比現在的行情價要略高一點,保底一千八,也可能達到兩千,就看各家公司的策略。如果陽城開價一千八,說明他們還不敢率先吃螃蟹,第一個突破兩千。
“按照我們的計劃,”鄭亞軍道出了自己的擔憂,“我們的春節之后開盤,從時間上來講落了后手,目前買房的大多數都是剛需,也就是必須要購置房產的那些人,炒房子在我們這里還是稀缺事情,如果他們預售過多,把剛需都拉走了,我們就吃虧了。”
“不至于這么緊張,我剛才也沒有閑著,聽他們聊的時候留意了一下,他們這一次也只是預售六棟樓,合計一百二十套房子,陽江縣里你所說的剛需,絕對不止一百二十戶。而且,我們的賣點跟他們也不一樣,我們的賣點是新區,縣政府和很多部門都會陸續搬到新區,單就是這些機關里的工作人員,需要在上班地點附近買的人就不會少,所以我們的潛在客戶,他們是挖不走的。”馬光明安慰著他。
鄭亞軍扭頭看了馬光明一眼,覺得自己這個表弟讓他刮目相看的地方實在太多,不但能創作歌曲,在房產銷售上也有自己的觀點,并且學會留意對手的一些信息,這哪里像是一個高中生啊,簡直比他還要老謀深算。
馬光明繼續說道:“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大意,還是要有所準備,明天花錢在陽江日報晚報上都打上廣告,再請兩個記者寫寫,除了介紹我們樓盤的好處,要重點提一下房子的保值升值投資作用。”
“哈哈,明白你的意思了。”鄭亞軍頭腦很靈活,一點就透。
馬光明暗想,炒房自然是不對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當年他在南都市拼命攢首付的時候,也曾詛咒過炒房,萬萬沒想到,現在竟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但未來十幾年的大勢所趨他也改變不了,現在即便是花兩千塊錢一平購置房子的人,都是贏利者,哪怕是貸款買的;聽他勸的,多年后會對他感激涕零。
到了小區門口,鄭亞軍把馬光明放了下來,然后驅車回去。
馬光明回到出租屋,肚子果然不爭氣地餓了,又突然想打打牙祭,摸出手機來,給趙遠章發了一條短信:“出來吃點烤串?”
趙遠章秒回,而且回得干脆利落:“時間?地點?人物?”
他這是在問記敘文的三要素?
馬光明回道:“立刻馬上,建校北門對面楊四燒烤,你和我,你還需要帶人的話,不要超過三個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又是秒回:“連同我在內,一共兩個人,現在就出發!”
馬光明趕緊下樓,上周他剛買了一個自行車,這會兒正好派上用場。
十分鐘后,到了楊四燒烤店,趙遠章和李小偉已經坐在里面。
由于時間有些晚了,所以這會兒人并不多,只有三桌客人。
“已經點好了,三十根肉串,三根雞大腿,三串烤蒜頭,知道你喜歡吃小黃魚,所以還點了三條小黃魚,怎么樣?”趙遠章一邊招呼著馬光明,一邊報著菜單。
“都行!”馬光明落了座,又跟李小偉打了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