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完畢,馬光明問道:“我有個疑問,看簡介上,孫先生之前是在e拜工作,為什么會辭職呢?”
“這是我的個人事情,不知道馬總何以感興趣。”孫希寧倒是不卑不亢,很淡然地一笑。
馬光明解釋道:“是這樣的,我想招聘的是一個能夠長期在我們公司工作的管理者,我可不希望孫先生加入了之后,又草草離場,讓我們白忙活一場,還要重新去找人,這實在是太麻煩了,當然,如果孫先生覺得涉及到了你的隱私,你可以不說。”
孫希寧一攤手:“沒什么不可以說的,簡單點來說,e拜的經營理念和策略我不敢認同,所以我就離職了,其實我來應聘,也是想了解一下貴公司的經營理念和策略,如果一樣跟我的想法差距太大,我也不會選擇貴公司。”
即便是在前世,馬光明也很少遇到這樣的應聘者,也實在太那個了。
這不是來應聘的,這是來聘公司的。
不過大凡這樣的人,要么是自負到了極點,要么就是有真才實學,往往有真才實學的人,都有點恃才傲物。
馬光明笑道:“我理解孫先生,一個人在一家公司離職,要么是干得不開心,要么是錢給得少了。”
孫希寧眼睛一挑,贊同地點點頭:“馬總,我在商業網站平臺工作過,也了解了一下貴公司的基本情況,如果我入職的話,相信可以幫助到貴公司,不知道馬總對貴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什么規劃?”
馬光明知道,這小子是來考驗自己了,當即笑了笑:“未來的世界誰能知道,但我預判,未來的網絡世界會更加便捷,我們甚至完全可以通過網絡做任何事情,我們做外賣也只是一個試水,未來的話還可以做團購,做打車服務,做社交平臺,游戲平臺等等。”
他也不管別的,先將幾年十幾年后出現的一些東西拋出來,任誰也不能說他的理念落后。
孫希寧頓時來了興趣:“馬總讓我刮目相看!不瞞馬總,目前國內幾家網購公司看上去都運營得不錯,但我預計將來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像e拜,一趣這樣的網站,甚至會關門,因為他們的理念過于保守,我的想法是,做一個購物平臺,這個可以是外賣,可以是零售,也可以是給大眾提供網絡經營平臺,但一定要在恰當的時候,推出社交平臺,讓社交平臺和網購平臺相互交融,互相促進,然后將能夠納入進來的東西視情補充進來,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馬光明一愣,孫希寧這滔滔不絕的一大堆,說的也非常有道理,后來的阿貍系和疼迅系,基本上在購物和社交方面各占一方,形成基本盤面。雙方也曾經想涉足對方的領域,但做得都并不成功。
沒想到在這個地方竟然能遇到有如此遠見的IT人,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馬光明記不得前世那些大佬們當中,有這樣一號人物。
既然理念超前,想法新穎,何以最終沒能脫穎而出呢?
仔細一想也就釋然,一個創業者能否成功,期間存在著極大的偶然性,比如說空有好的想法,卻沒有人賞識,沒有充足的資金,這個想法始終不能落地,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自然談不上成功。
同時期的創業大佬們,比如米團的王星,這會兒估計已經準備創立校內網了。
但王星的創業路也不是一帆風順,幾經坎坷才找準了方向,完成了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