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示商品,消費者通過網站,可以搜索商家,也可以搜索商品,下單付費之后,商家得到信息,將商品趕制出來,我們的外賣騎手將第一時間趕到商鋪,取貨送貨,基本上控制住半個小時以內送達,消費者消費之后,可以對商家和外賣騎手打分,根據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淘汰低分值的商家和外賣騎手,優化消費品質。”
他知道顧青松這樣的風投大佬時間寶貴,所以撿重要的說,沒有展開來詳談。
顧青松一聽就明白了,這樣的模式類似于現下的一些網購平臺,比如掏寶,消費者搜索要買的東西后下單,然后商家發貨,收貨之后通知第三方平臺放款,并給予商品打分。
只不過大明外賣的模式是專注于做外賣,而且速度上也不是一般網購平臺所能比擬。
需要點外賣的人有多少?
這是一個難以估算的數據。
這樣說來,這個模式還真有可取之處。
但顧青松很謹慎:“你們公司現在運營情況如何?”
馬光明直接回道:“我們在安州和安州下屬的陽江縣做了試點,一個月的時間,安州市的日均訂單量達到了四千五百多單,陽江縣的日均訂單量一千五百單左右,一個月的收益三十八萬。”
“那你們下一步的主要計劃是什么?”顧青松顯然覺得有些意外,一個市一個縣就能有這樣的效益,那一個省一個月豈不是能達到七八百萬?全國三十幾個省市,都能拿下的話,月盈利豈不是要上億?
原本想三分鐘就打發馬光明走人的顧青松,早就把自己這個念頭拋到九霄云外。
“我們下一步想在全國布點,建立省級代理、市級代理、區縣級代理,打算將這個模式在一年之內推廣到全國。”馬光明說道,他把原先的兩年計劃提前了一年——這個時限計劃書里沒有,他就這么一說,到時候完不成任務,顧青松也沒什么辦法。
“那你們的估值是多少,又想獲得多少投資額?”顧青松直接問道,他已經覺得,這筆投資是值得一試的。
他也猜到了,一旦有人復制這個模式,那么比拼的就是誰能搶得先機,誰能擁有更雄厚的資本。
“我們這是A輪融資,目前我們的估價是三千萬米元,希望能得到八百萬米元的投資,屆時您將獲得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馬光明指著計劃書里一段字說道。
“這樣,你們把計劃書給我五份,因為公司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我需要跟幾個合伙人商量商量,三天之內給你們答復。”顧青松正色道,他越來越覺得,這筆投資很有價值。
“只不過,”馬光明把五份計劃書交了過去,補充道,“我們采取的是AB股權模式,也就是同股不同權,投資者享受股份分紅,但不能干涉公司運營。”
這是目前諸多IT公司的通常做法,顧青松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點了點頭:“這一點你們應該在計劃書里寫清楚的。”
“顧總,在計劃書里是有的。”孫希寧趕緊回道,他已經從顧青松的態度中看到了希望,自然不想給對方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