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和張鑫也都會意地點點頭,他們認可了韓夢妍,也認可了馬光明。
酒足飯飽之后,接下來就是私人時間,本來姜洋邀請了幾個人去娛樂一番,但顯然大家都沒有了興致。
鄭亞軍在酒店臨時開了一個套房,把汪靜和張鑫邀請了過去,韓夢妍則回到自己的房間,姜洋上去陪她說說話。
“馬總的幾句話,讓我們大開眼界,”汪靜吹開茶杯上漂浮著的幾片茶葉,不緊不慢地說道,“但是,說到底我只是一個執行者,沒有什么決策權,但我會向公司總裁建言,考慮布點東部的一些地級市和縣級市。”
張鑫俯首坐在那里,他的境況其實跟汪靜差不多,不是能夠拍板的人。
但他的心里也是覺得,不妨一試,看看業績如何。
馬光明笑道:“理解理解,兩位老總不辭辛苦來到我們陽江,想必也聽說了我們陽江新區開發的事情,現在全國上下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陽江是經濟發達地區,所規劃建設的新區區域位置絕佳,而我們拿到的地塊位于中心地帶,是將來新區的核心地帶,在這里布局,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鄭亞軍也補充道:“我們周邊已經有好幾家樓盤,其中有兩家半是我們大明房產旗下的產業,目前銷售非常火爆,可以說,不出一年,這里的人口流量絕對會激增。”
看兩個人還在猶豫,馬光明決定再加一把火:“這樣,汪總張總,我覺得貴公司如果對布點三四線城市信心不足的話,可以拿陽江做一個試點,我們簽訂一個三年的合約,三年內免房租,你們也拿出一個銷量目標來,如果達到了這個目標,你們再續簽,這樣即便有損失,你們也不會有我們損失得大。”
汪靜哈哈笑道:“馬總的誠意滿滿啊,三年免房租,三年后任意去留,有這樣的魄力,難怪能成大事!”
馬光明也不再謙虛,這會兒謙虛等于自廢武功,不但不能,而且還要畫大餅:“其實在陽江這個縣城里搞商業綜合體項目,也是我們大明公司的一個嘗試,一年后如果效果不錯,我們就會在安州拿地,安州那邊的領導我們已經談過了,他們會在拿地運營方面,給予我們足夠的支持。”
說完,馬光明從包里翻出安州夏春生市長的名片,遞了過去:“這是一周前我跟夏市長談判的時候,夏市長給我的名片。”
兩人湊過來一看,估計名片不會造假,心里已經信了八九分。
甚至覺得,馬光明大概就是某個富二代,家里有錢,他有想法,所以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折騰,否則他何以能夠跟姜洋這樣的商二代有這么密切的往來?如果姜洋跟他的關系一般的話,也不會這樣賣力讓韓夢妍請他們兩個來陽江游玩。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生意場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你帶著我,我帶著他,三拐兩拐就能將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聯系上。但前提條件是,大家的關系必須很鐵,一個外人,誰也不會替他背書。
做什么都要有個小圈子,如果沒有,那就新建一個,用感情,用利益,都可以。
“我們下一步就是要在安州拿地開發,建安州大明廣場,到時候還希望可以跟貴公司合作。”馬光明收回名片,一臉的信心滿滿。
他的確是這么想的,但沒跟夏春生提到過這樣的事情。但沒有提不等于不會提,馬光明覺得自己也沒有撒謊,只是把這事情提前一段時間說出來而已,并沒有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