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的陽江負責人們一臉的尷尬,這位錢市長,前腳一走,就來挖陽江的墻角了?
錢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東進看到了他們的神情,不由得哈哈一笑:“當然,前提是要把陽江這邊的大明廣場做好,讓她成為陽江新區的地標,成為新的商業中心,做出了名聲,才能拓展市場。”
“向市長匯報,”孫希寧陪著笑說道,“安州城北大明廣場我們確保在十一開業。”
“時間上來得及嗎?”錢東進問道。
現在距離十一還有五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時間綽綽有余,我們春節之后就對原來的商城進行了改造,目前正在跟合作商家們簽署協議,今天陽江這邊的火爆開業,也堅定了他們繼續跟我們大明廣場合作的信心,相信有市長的關系鼓勵,我們在安州同樣會取得成功。”孫希寧信心滿滿。
錢東進很滿意:“盡管我不分管這一條線,但是,只要是為了安州經濟社會發展好,我們就無條件大力支持。”
“此外,安州城北大明廣場因為是改造而成的,所有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限制,所以我們打算在城南合適的地方,再開一家。”孫希寧說道。
錢東進并不意外,他之前就聽馬光明提到過這件事,扭頭看了一下身后的秘書。
秘書心領神會,介紹道:“城南有商業地塊馬上入市,一個在濟河路北側,一個在鳳凰路南側……”
鳳凰路南側相對而言更為偏僻,要發展起來起碼還得再等十年。
孫希寧早就跟馬光明商量過,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濟河路北側的地塊,因此笑道:“市長,我們對安州市場也做過調研,目前安州還沒有一家大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城市向南發展,濟河路目前正處于開發的前沿陣地,附近也有小區業主入住,但苦于沒有商業,所以我們想著,優先考慮這個地方。”
錢東進沉吟片刻,跟秘書交代道:“小李,你把孫總的電話號碼記下來,回頭你負責跟發改、建設等部門對接,讓他們跟孫總詳談。”
這類情況屬于第三產業的招商引資,一般由職能部門跟進,經過談判之后簽約,市里面分管領導再出席一下簽約儀式,幫助協調規劃建設事宜。
但錢東進讓自己的跟班秘書去找這些部門,這些部門的頭頭腦腦心里就會有數,安州城南的大明廣場落戶就會順利很多。
馬光明待在一旁沒有說話,錢東進瞧見他的時候,也只是微笑著點了個頭示意,兩個人沒有直接交流。
得了一個空,馬光明找到姚柏林,兩個人出了會議室。
馬光明說道:“老姚,你待會兒讓人送點感謝的禮品到交警大隊去,今天那么多人幫忙維持周邊的交通秩序,也著實辛苦。”
姚柏林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馬光明竟然還會想到這一層,于是點點頭:“好的,我立刻去辦。”
“不要自己去,派個人去就行。”馬光明攔住了他,“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每隔一個小時匯總各家的銷售額,我已經安排了兩個記者,他們寫稿的時候用得著一些數據。”
開業的新聞肯定會有,但在新聞里加上一天的營業額,更能直觀地體現大明廣場的火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