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效率的提升,唐凌的飛速成長等種種原因。
能量室的能量竟然生生的少了四分之一。
唐凌驚奇的發現,在小腹處,第一個漩渦竟然開始緩慢的成型!
還有比這個更加驚喜的事情嗎?
要知道《補遺》和17號安全區版本的《千緞功》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一開始,這種區別,除了最開始用能量清洗細胞之外,還有就是關于漩渦的塑造。
17號安全區的《千緞功》并沒有規定第一個漩渦一定要在什么地方塑造,要求的反而是越快塑造出漩渦越好,什么地方不重要。
但是《補遺》的要求則是,第一個漩渦一定要塑造在丹田之處。
而且,第一個漩渦在《補遺》的說法里,是萬源之始,其含義不言而喻,就是說當它成型以后,所有的能量都要先通過它的吸收,再傳遞到全身各處,因為首先要通過它來補充生命的本源!
所以,第一個丹田漩渦的成型是重中之重,萬不可追求一蹴而就,而是要追求精煉,反復的錘煉,要追求的不是刻意塑造,而是自然成型。
事實上,猛龍小隊在唐凌的補湯之下,除了唐凌,所有人都有漩渦成型。
只有唐凌從來沒有刻意的塑造漩渦,反而是一次次將丹田能聚集的能量不停的打碎,壓縮,壓縮到極限!
唐凌在等待著,已經不能打碎,不能壓縮的情況下,它自然成型。
到今天竟然真的成功了!
而唐凌所不知道的是,這個過程對于真正能夠修煉《補遺》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痛苦漫長的過程。
漩渦不成型,修煉速度會遠遠的慢于其他人。
另外,哪里去尋找那么多能量來一次次打碎,壓縮?就算能量足夠了,自身又能承受嗎?
所以,很多修煉《補遺》的人,他們的漩渦都不是最純粹自然的漩渦,而是有人為塑造的一些因素在其中。
自然成型的漩渦實在太過難得。
唐凌如果不是因為有了小種,如果不是因為陰差陽錯的進入了能源儲備室,他最后說不定也要人為的去塑造漩渦。
而此時,漩渦一旦有了自然成型的雛形以后,唐凌吸收能量的速度開始飛漲。
可,到了這個時候,能源室的能量已經稀薄起來,不像一開始那么狂暴,加上唐凌本身能承受的更多,反而這種儲備的過程讓唐凌感覺到舒適起來。
他似乎已經真的進入了修煉,一邊喂養著戰種,一邊不停的錘煉細胞,吸收能量,再打碎,壓縮。
他小腹中的能量漩渦越來越清晰。
而戰種在這個時候,終于也讓唐凌玄妙的感覺到,它已經儲備的超過三分之二,快要接近成功了。
可是,時間呢?時間過去了多少?!
唐凌決定敞開吸收,不用再像之前那樣小心翼翼,他得到了好處,竟然要刻意去重復先前的那種危險困難模式。
只要,能夠變強!只要,能夠節省一些時間!
當戰種徹底激活以后,唐凌將要帶來地獄的火焰,焚燒昂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