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利用的是鐵錘下落產生的沖擊力。
第二次,利用震蕩來蓄力,再爆發一次力量,黃老板震蕩了十一次,相當于蓄力了十一次,這不比全力爆發差。
這個原理,唐凌或許沒有辦法用前文明力學的角度解釋的太清楚,但就他對力量的敏感來說,這個打鐵的動作是一次圓融貫通,而且具有爆發力的動作,巧妙的利用了一切的因素,將所有的力量聚集起來最大化的一次爆發。
比一次次笨重的落錘打鐵來得巧妙的太多。
就是因為這份巧妙,所需的技巧反而非常的困難,角度,力量爆發的點,力量爆發的時間...差了一點都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
所以,饒是唐凌擁有精準本能,也必須看兩次才能記住黃老板一切的動作細節。
但記住了細節,不等于學會!因為這個時候的精準本能并不能看到能量的流動,所以黃老板的發力技巧,發力點等等重要的東西,還需要一一的揣摩。
想到這里,唐凌也深吸了一口氣,掄錘的關鍵就在于一鼓作氣。
八牛之力猛地爆發,六千公斤的鐵錘被高高的掄起,手臂的角度一定要在正確的位置。
接著,巨大的重量會帶著手臂重重的砸向黑鐵粗坯。
在碰撞的一瞬間,從手掌到手臂傳來了一陣麻的感覺。
就是現在,鐵錘回彈,加入自己的力量。
鐵錘再次開始微小的震動,手腕持續傳來微微發麻的感覺、
唐凌平心靜氣,完全的學習黃老板的手法,從腰,到手臂,到手腕....加力的方式處處都有細節。
震蕩開始持續的形成,力量也開始層層疊疊的加入,接著,手腕微抬,猛地一錘!
看似復雜的過程,實際上速度極快,沒有極快的速度,也絕對達不成這種效果。
所以,如果這一錘完美的話,聽起來就應該只有一聲聲響,只有仔細聽,才會發現其中的微妙。
‘鐺,鐺鐺...’從打鐵間傳來唐凌打鐵的第一次響聲。
和黃老板那一聲響聲比起來,明顯的不同,也完全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
“角度不對,當重量帶著我手臂下落的時候,不自然,我還動用了一絲力量來控制鐵錘的方向,而不是讓鐵錘自然的落下。”
“因為這樣,力量分散了,所以第一次回彈之力就不夠。”
“所以,震蕩根本也沒有達到11次,只有7次,蓄力也不夠。”
“最后這一下,力量沒有完全的收住,凝聚在一點,重重的落下。是收力的問題,所以又造成了兩次回彈...”唐凌搖頭,分明已經記住了一切的細節,做起來就和他判斷的一樣,完全沒有達到黃老板的效果。
但唐凌并不氣餒,而是甩動了一下右手,又將鐵錘換到了左手。
厚積薄發,去燥沉穩,方能長久,放得始終。
就算是打鐵,也必須要做好,不是嗎?
唐凌左手握住了鐵錘,但在這個時候,他忽然愣了一下,發現只是一錘,自己的力量好像有了微妙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