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四人帶著泥瓦匠,還有買來的材料,坐在租來的牛車上。
嚴苛的戶籍制度已經推翻,他們兄妹幾人已經商議好,年后就搬到縣城里。
安陽鎮上的人到底還是有些少,宋云依早就已經不滿足,于每天只有二三十桌的客人。
去了縣里買下一個大一點的地方,她要將藥膳正式的推出去。
戶籍制度已經改了,她以后不需要再守著這里不能去,那里只能呆兩天的的政策。
這樣的變動會讓大梁所有有心做生意的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南北活躍起來。南方的瓜果可以大批量的運到北方,而北方的山珍也可以大批量的運到南方。
大量的生意不會再被世家大族所壟斷,物價開始變低,民眾手上的錢也會變得更值錢。
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環,府衙從這些走商手上,就能收上大量的稅銀,國庫再不會空蕩蕩的。
這個舉措其實就是從世家大族手上搶銀子,不然戶籍改制也不會遲遲推行不下去。
不過皇帝手上沒錢,官員一個個腰纏萬貫,皇帝不論想做什么,都要處處受制于官員,這樣的模式從根本上來說就不會長久。
所以不論邊關是否告急,改制都勢在必行。
既然如此,宋云依為什么不趁機摻和一把,尤其還是在這種能讓皇帝記住的時刻。
她不指望能從中撈到什么好處,只要皇帝記住了他們這一家人的姓氏。等日后宋希平他們殿試或是入朝為官,也能占上一點先機。
既然他們幾人已經準備搬到縣城里,那柳氏這邊就不好再丟在村子里不管。
之前還能用制度限制來解釋,但現在改制都已經推行下來。
他們去了縣里,卻把親娘丟在村子里,傳出去宋希平能被人戳碎了脊梁骨。
“云依,娘這邊……”
宋云依忙道:“她這邊看情況再說好了,就是剛蓋好的房子咱們都沒住過,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原本還想著宋希平他們在鎮上讀書,沒時間回家,但她和小語還要每天回村子里,結果鋪子一開張,她們每天都忙到很晚。
她們也沒能回來,這新蓋好的房子就只有柳氏一人住著。待年后柳氏也跟他們一起去了縣里,這邊倒是要想個法子處理了才行。
宋云依倒是不在乎那幾兩銀子,就是喬老太之前那么對他們兄妹四人,她現在不欺負回去就已經很善良。
把房子送她,那除非她被北風刮傻了。
柳氏正美滋滋坐在床上烤火盆,盆子里烤著花生和紅薯。
她正眼巴巴的等著它們烤好,然后一口氣全都吃到肚子里。
從沈家莊子上調來的兩個婆子就坐在不遠處,正在做手工活。
她們來這邊的主要任務就是看著柳氏,讓她不要做傻事。
現在柳氏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吃上,她們也樂得輕松,就沒事做點手工活拿到鎮上去換點銅板買酒喝。說道:“你說咱們這好日子能過到什么時候?”
“快了吧,沒準年后咱們就得回去了。”
兩個婆子湊在一起小聲議論著,說道:“少爺讓人送信來說,這家的那兩個哥兒都是個會讀書的,他們年后就要去縣里。他們真要去了那邊,這個肯定得帶著。”
一個婆子指了指正對著火盆流口水的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