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筆。
第一題:流行音樂的創作和演唱以什么為特征。
太簡單了毫無難度。
顧夏一邊答題也在觀察四周的新人。
“這都是什么題?”
“流行音樂唱就完了,管那么多做什么。”
“我要瘋了。”
他不知道這群家伙是戲精附體,還是壓根就一點都不會。
三十道小題,十道大題。
不到十分鐘全部解決。
為了確保不出任何問題仔細檢查過幾遍。
顧夏舉手示意:“陳導,可以提前交卷嗎?”
“提前交卷?”
陳導想說:咱們這是在錄節目,又不是正規考試,寫完在那坐好就完事了。
在轉念一想顧夏身為小歌王,關注度不會低,一直讓他按照節目規則做事,反倒對節目效果沒有幫助。
“行,你交卷后,我會安排人采訪你幾句話。”
顧夏提前交卷離開。
不少新人既無奈又嫉妒。
提前交卷還有特殊待遇。
他們也想提前交卷。
這些考題他們是真不會。
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過系統學習專業訓練。
在場的新人九成都是野路子,演唱方面也許不差,但是在理論知識方面,那真是一個比一個慘不忍睹。
離開錄制現場。
在一個單獨的小房間內。
主持人手持麥克風,提問:“顧夏,基礎測試你覺得難度如何?”
“難度……”
他剛要回答,突然想起白姐交待的話,做事三思而后行。
基礎測試在他看來完全就是小學生都會的程度。
他是這么認為的卻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
如果他說基礎測試太簡單,會不會被人覺得很狂。
要是往難了說。
萬一后面出來的新人拆臺呢?
他說:很難。
其他人:很簡單。
豈不是顯得他能力不足?
顧夏謹慎道:“從我各人角度看待這次基礎測試,因為我是專業音樂學院出身,受過系統學習與訓練,音樂理論方面對我來說屬于專業范圍內,至于其他人,我對大家并不了解,對此不做出任何回答,謝謝。”
主持人:“……”
我只是問你難還是不難。
你在這跟我聊什么呢?
主持人組織好語言:“那到底是難還是不難呢?”
顧夏組織好思路:“我覺得難與不難并不能概括這次基礎測試,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我狀態不好,那這次基礎測試對我而言會很難,如果我狀態處于正常水平,基礎測試對我而言并不難,但是在沒有出成績前,難與不難會處于未知狀態,只有成績公布的一瞬間,才能確定我在基礎測試中發揮的是好還是壞,基礎測試的考題是難還是不難。”
“同樣,在沒有公布成績前,我也無法回答其他人的狀態好壞,測試難與不難。”
薛定諤的貓知道嗎?
就你還想套我話。
顧夏表現的非常認真,在等待主持人下一個問題。
主持人:“……”
究竟是我說的不準確。
還是我們的腦電波沒處于一個頻道上面。
這就是天才的大腦嗎?
聊不下去了。
主持人再次象征性的提出幾個問題就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