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質量就算再差。
也不應該差到哪去。
張偉原本還抱有一絲希望。
看到歌名瞬間希望變成絕望。
伶,字面意思是戲曲演員,戲曲演員和國慶有什么關系?
顧夏太年少輕狂連作品都不準備好。
點擊播放。
所有人帶上耳機。
“交響樂?”
歌名叫《赤伶》,編曲卻是交響樂。
這讓所有人更想不明白了。
戲曲,交響樂,還是國慶活動作品。
這三樣東西一桿子能打得到嗎?
可是,在前奏結束后,所有人覺得:可以!
“星河轉,歲月如梭。”
“看梨花,催榆火,傳新色。”
“流水歌,層山復相和。”
“看九州,風月同,齊歡樂。”
“愿請長纓,不負青春為家國。”
“萬千人種你和我,化作燎原星火。”
“熱血交匯,信仰融入你脈搏。”
“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前幾段演唱屬于通俗唱法。
但是卻加入了一些戲腔。
這一點十位評委都沒有想到。
戲腔與通俗唱法融合的非常完美,并沒有想象中的不兼容。
可是,下一秒。
十位評委無一例外。
全部表情異常震驚。
這輩子就沒聽過這樣的一首歌。
“百年風雨過,赤心為蹉跎。”
“百年有燈火,一心照山河。”
“一腔愛清澈,浩蕩襟懷向來客。”
“我華夏,千秋愿,何遼闊。”
純正的昆曲戲腔。
戲曲與交響樂完美融合。
聽完這一段。
“先暫停,讓我緩一緩。”
“唱了三十多年的戲,還是第一次知道戲曲可以與交響樂融合,可以與通俗唱法融合,還是融合的如此完美。”
“我感覺自己的音樂觀受到了沖擊。”
“音樂還可以這么做?”
……
工作室。
顧夏這幾天一直在等消息,也在關注新歌榜最新成績。
這幾天三首歌的成績雖然有所上升。
想要打贏前幾名還是太難了。
現在只能期待中秋節爆發,以及《赤伶》能否從活動中脫穎而出。
《赤伶》有幾個版本。
其中最出名的幾個版本:原版、譚晶版本、李玉剛版本。
而他選擇的版本是李玉剛的交響樂版。
并不是前幾版不好。
前幾版更像是在講述百年前的山河飄零,亂世悲歌。
李玉剛的交響樂版更符合當下。
并且融入了戲曲、通俗唱法、交響樂,給人的沖擊力更大。
這也是他為什么要選擇這一版的原因。
“滴……”
手機響起鈴聲。
‘張偉的好友申請。’
張偉是誰?
這個名字倒是很常見。
他的聊天賬號很少有人知道。
同意。
顧夏一直注視著屏幕。
想看一看對方加完好友會說什么。
‘張偉邀請你加入種花音樂學院優秀畢業生群。’
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