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三萬名觀眾已經就位。
演唱會即將開始。
還有最后三分鐘。
顧夏調整心態的同時也在準備時刻登臺。
演唱會與晚會不同。
晚會觀眾更多卻不是直面觀眾,從開始到結束加在一起也不足四分鐘,就算有一些瑕疵存在也沒什么大不了,因為后面其他人的節目會很快轉移觀眾的注意力。
演唱會是直面觀眾,需要一個人在臺上表演幾個小時,任何一點瑕疵都會被觀眾看在眼里。
“馬上就要開場了,你在確認一遍曲目,別在等會忘詞。”
白姐在一旁提醒。
歌手演唱會唱著唱著把歌詞忘了很正常。
關鍵這是顧夏出道第一場演唱會絕對不能出錯,要是第一場第一首歌就出錯那笑話可就鬧大了。
顧夏并不擔心忘記歌詞。
因為兌換的那些作品都化為記憶在腦海中非常深刻。
想要看到自己忘記歌詞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看到白姐遞來的曲譜他才忽然想起來開場第一首歌是《聽媽媽的話》。
這是他出道后發布的第一首歌。
雖然第一首歌理應作為開場。
他總是覺得用這首歌開場未必可以調動起現場觀眾的氣氛。
萬一開場就冷場怎么辦?
還有一點《聽媽媽的話》雖然作為第一首歌。
真正讓他進入樂壇當歌手的人是秦靜。
當時和秦靜相遇的畫面到現在依然記憶深刻。
如果沒有秦靜也許他還是會進入樂壇卻未必會做一名歌手。
也許會去作詞、作曲,當作家、畫漫畫,也有可能會做一點小生意,用系統里面的作品賺錢然后歸隱山林享受生活。
當歌手對于自己而言真不是首選。
“第一首歌改為珊瑚海。”
白姐并沒有反對有秦靜一起出場也能更穩一些。
顧夏很快又覺得《珊瑚海》開局也未必可以。
《珊瑚海》這首歌有些壓抑。
演唱會剛開始就把現場氣氛唱的壓抑不太好。
就算不讓現場燃起來也應該以暖場為主。“白姐,第一首歌換成告白氣球。”
白姐無奈:“到底是珊瑚海還是告白氣球?”
顧夏認真道:“告白氣球。”
前臺。
演唱會進入倒計時。
一束燈光照在舞臺后方的門上。
全場響起如同浪潮般的歡呼尖叫聲。
所有人都在等待門開啟后顧夏登臺。
一秒。
兩秒。
三秒。
而此時門后顧夏和秦靜站在一起。
秦靜沒想到顧夏居然要第一首歌和自己唱《告別氣球》。
其實她挺擔心顧夏一會上臺頭腦一熱做出一些事來。
開場《告白氣球》他不會當場對自己表白吧?
這可不是胡亂猜測而是根據一直以來顧夏對自己的態度分析出來的。
她能看出顧夏一直以來都對自己有好感。
人生中第一次演唱會,第一首唱關于表白的歌,這正常嗎,怎么想都不太正常,也不是很合理。
萬一他真要表白怎么辦?
不答應顧夏下不來臺。
答應了自己下不來臺。
秦靜此刻腦海中真的很亂。
此刻。
門正在從左往右緩緩移動。
顧夏看向身旁的秦靜,看到她好像狀態不是很對勁,也沒多想伸出手牽住她的手。
而此時現場觀眾已經通過大屏幕看清顧夏。
并且在門打開的瞬間伴奏已經響起。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第一首歌居然是《告白氣球》,不是顧夏出道發布的第一首歌《聽媽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