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公司還真了解過智多星這個華夏的游戲機品牌,今年在華夏的銷量暴漲,雖然遠無法跟他們任天堂的銷售量相提并論,卻隱隱有成為華夏游戲機市場龍頭的意思。
如果任天堂直接收購了這家公司,到時候在游戲機上再印著任天堂的標志,那么不出兩年,任天堂就能徹底占領華夏市場。
可能賣出去的數量未必多,哪怕只有一百萬,那也能帶來上億RMB的利潤。這筆錢投入到產品研發上,未來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拓展歐美市場,也能等著華夏市場的徐徐發展。又或者,讓華夏變成任天堂的代工廠,降低生產成本。
但是對方怎么就不談了呢?被我們這種世界數一數二的游戲機公司收購,很委屈嗎?
“張先生,你聯系的這個人,很沒有禮貌。你告訴他,我們任天堂不會將任何游戲授權給他們公司,如果他們敢私下里生產,別怪我們訴諸法律!”
柳生安離開之后,張本雄撇撇嘴,全球這種事兒多了,好像你們任天堂沒干過似的。你們的好多游戲,也都是先生產,后找人家買的版權,你以為我不知道?
我只是跟你說了一下內地的情況,然后說幫你聯系,你卻并不知道我們公司也賣智多星的游戲機!
兩頭不得罪,還都能賺到錢,這讓張本雄格外的得意。
……
章楊掛斷電話后,臉上有著一絲怒色閃過。任天堂的代表胃口太大了,想要直接吞了他們智多星公司。
前世任天堂也是這么將俄羅斯最大的游戲機公司吞并了,為的不只是那些工廠和品牌資產,還為了整個市場。
很多大品牌收購小品牌,其實最根本的目標都是市場。就像接下來幾年,歐美的一些日化品牌,將國內的許多日化品牌收購了。
直接獲得了銷售渠道,慢慢的用一兩年時間,讓自己的品牌取代了國內原本的品牌。哪怕他們的合同中對品牌的持有年限有限制,等年限到了,那些老品牌可能已經被人所遺忘。
一些曾經讓國人很驕傲的品牌,就這么消失了,地方政斧悔之晚矣。
現在看來,任天堂已經注意到了智多星公司,并且看上了智多星公司的銷售渠道和廉價生產能力。
那個游戲授權費用之所以這么高,應該也是故意的。任天堂應該明白,這個價,沒有任何一家游戲機制作公司能答應。
不過想要靠著這種辦法吞并智多星,他們想的倒是挺美的。
章楊原本只是想試試,能否獲得一些任天堂的授權,那么可以讓智多星發展的更順利,甚至可以提前進入東歐市場。
但既然任天堂是這個態度,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任天堂就是靠著FC和GAMEBOY兩款產品,在十年內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不過隨后任天堂也不是沒走錯路,比如跟嗦尼的協議撕毀,讓嗦尼在未來奪走了任天堂的許多市場份額,包括下游的游戲制造產業。
而現在,章楊就再給GAMEBOY來一次迎頭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