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掌機推向市場,算上海外市場,一共銷售了一萬兩千臺,銷售額三百二十四萬。
半年時間,銷售額就超過了兩千八百萬,這個數據,讓章楊還算滿意。但是跟國外的游戲巨頭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明顯,他們只相當于對方的一個零頭。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售價低,沒有游戲的后續開發收入,無法用游戲帶動整個產業,更別說推出什么周邊產品了。
好在他們的成本也低,從人工費到材料費,都比那些巨頭的便宜許多,這也是智多星公司敢賣這么便宜的根本原因。
看到支出那一欄,章楊就比較滿意了。
工資支出一百九十八萬三千二百一十六,平均月工資接近三百,算上了加班費。
代工費支出兩百一十三萬五,基本就是手柄、電源線、電視連接線等。代理費支出三百萬零八千三百一十六。
材料費支出三百七十八萬三千,主要是外殼塑料、焊接材料、液晶屏幕和包裝材料等,并不包含電子元器件。
算起來上半年利潤接近一千七百萬。不過再算上購買兩家工廠,加上原本工廠的擴建,利潤就非常少了。
畢竟智多星公司還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是庫里申科的,別人用了電子元器件入股,價值也不少。
下半年的利潤,還能有所增長,但是全年凈利潤絕對達不到四千萬,那么他們就要按照合同,補足庫里申科的分紅就行了。
老爸當初談的這份合同,其實不算虧,章楊現在想知道的是,庫里申科是想要把這部分股份賣掉,然后像是許多蘇~~聯特權一樣,移民到其他歐洲國家,或者是美利堅,還是想要繼續留在蘇聯地區。
如果是前者,那么章楊就得想辦法,盡快找個新的合作伙伴,材料進貨渠道不能斷。如果蘇聯那邊不好買了,他就從內地訂購,反正生產游戲機的電子元器件內地也能生產。
其實如果章楊想要坑庫里申科,辦法有很多。比如提高工人工資,或者說自己弄一個公司,將材料款倒手,就能讓智多星公司的利潤嚴重下降,甚至弄成虧損都沒問題。
不過在章楊看來,沒這個必要。庫里申科雖然踢走了另外一位合作伙伴,但給智多星公司提供的電子元器件,沒有任何問題,每次也都準時甚至提前送到。
更何況章楊還想跟庫里申科繼續合作,他希望庫里申科選擇第二條路,留在蘇聯地區。
那么接下來,他將智多星的游戲機賣到蘇聯就簡單了。其實此時的蘇聯跟華夏一樣,計算機的普及率極低,絕大部分的計算機,都保留在政斧和國企的手里,個人手里很罕見。
蘇聯的市場,在國際游戲機制造商看來,甚至還不如華夏,因為那邊的人似乎很少玩游戲,而且還比較窮。
但是章楊清楚,未來第一個在俄國開始生產游戲機的,賺到了兩千萬美元以上的利潤,之所以沒賺到更多,是因為被任天堂收購了。
這塊蛋糕可不小,章楊沒理由錯過。而且憑借更低的生產成本,更成熟的生產工藝,他保證能更快的占領東歐的市場,也能在未來狙擊任天堂!
章楊將統計結果收起來,晚上讓二哥打電話,跟庫里申科聊聊,看看對方什么時候有空,來一趟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