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機的市場大不大,大,非常大。
前世任天堂每年能有百億美元的營收,那時候還有嗦尼、微軟巨頭的存在,就知道做游戲機有多賺錢了。
這還沒算他們的一些下游游戲產業,周邊開發等等。這塊蛋糕絕對非常大,讓人心動不已。
但是在華夏,游戲產業的發展一直不太好,不是因為華夏的技術落后,而是觀念難改,沒人愿意做。
大部分人的家長都認為,玩游戲,就是玩物喪志。我們辛辛苦苦供你吃穿,供你讀書,就應該按照我們說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
他們自認為這樣是對子女最負責任的態度,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可是這樣做,卻扼殺了許多孩子快樂的童年,這些是孩子長大之后,再也找不回來的。
也正是這樣的觀念,讓許多孩子小時候玩游戲,都是偷著玩。可許多事情,越是禁止,就越止不住。
小孩子會偷著玩游戲,甚至為了玩游戲,翹課、撒謊等等。未來華夏的許多游戲廳里,都能見到許多小孩子的身影,甚至一些孩子還會偷錢去玩。
如果自己家里有游戲機,在家長規定的時間可以玩,他們還會如此嗎?至少大部分的孩子,不會這么做了。
堵不如疏,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懂,可真要讓他們做,那就很難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智多星的游戲機銷量一直不高。一個月巔峰也才兩萬臺,這太少了。
他在央臺做了廣告,找了二十個代理商,代理費用給的也比較高,還有萬元大獎,依然無法讓產品銷量暴漲。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長不太愿意買游戲機給孩子。甚至一些家長喜歡玩,也不太好意思,總覺得這么大的人了,不應該玩小孩子的東西。
可實際上,游戲機在國外,是老少皆宜。這只是一個給人開心、放松的娛樂產物。偏偏許多人能接受下班打麻將、打撲克,也無法接受下班玩游戲機。
在華夏的部分地區,許多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能熟練的打麻將或者打撲克了,可是他們從來都沒接觸過游戲機。
在國外呢,游戲是劃分在文化產業里面的,許多游戲往外賣,也都有一些文化輸出的含義在里面。
前世許多本屬于華夏的文化,都被島國拿過去開發了。他們開發三國類的游戲,開發西游類的游戲,甚至還改編成漫畫、動畫,改的面目全非,反過來再影響華夏的小朋友。
華夏許多人不喜歡孩子玩游戲,卻不禁止孩子看動畫片,因為覺得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會很乖巧老實,章楊有些時候不解,這有什么區別嗎?
后來想明白了,動畫片的時間很短,尤其是現在大部分的動畫片,都是在晚飯時間播放,可以讓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飯吃完了,動畫片也放完了,正好安排孩子寫作業去。
玩電視游戲機,這個可沒個結束。許多孩子,能一玩一天,就像賈濤那樣。看來家長最怕的不是孩子玩游戲,而是怕孩子沉迷其中。
這個在章楊重生前也是如此,一些游戲上不得不做出一些防沉迷限制,比如一天玩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小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