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的事情,不只是在華夏,在全球許多市場都有發生。大公司吞并小公司,很多時候為的不是小公司的那點資產,為的就是銷售渠道。
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有足夠的信心,但是想要重新開拓一個渠道,就要跟本地的企業競爭,尤其是又地方保護的情況下,競爭的成本非常高,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可直接收購過來,那么就能得到現成的銷售渠道,還有生產工廠,甚至還能得到一些地方政斧的政策扶持,同時也滅掉了一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當然,也有玩脫了的。比如未來的中華牙膏,就是品牌租賃,他們自己的品牌沒做起來,反而是中華牙膏的品牌起來了,再想放棄,卻要損失很多,只能繼續努力經營。
這幾天有十幾家企業的代表過來談,其中還包括了一些打算空手套白狼的。對方根本就不是這個行業的,給章楊畫了一個大餅,說自己多么多么有實力,實際上對方可能連資金都沒多少。
也有兩家企業的條件,讓章楊曾心動過一瞬間,可最終還是談崩了。
一個是島國的一家游戲公司,旗下有許多游戲版權,但是開價太狠,章楊不得不拒絕。
另外一家就是嗦尼,他們剛剛被任天堂放了鴿子。本來跟任天堂合作的很好,雙方聯手,開發新一代的游戲機,概念機都已經生產出來了,參加了美利堅那邊的一個展會,獲得了不小的好評。
嗦尼的硬件技術,在全球算是領先的,他們覺得任天堂肯定會跟自己合作,所以條件開的比較苛刻,不但想要分潤游戲機的銷售利潤,還想要后續游戲的銷售利潤。
這就讓任天堂不高興了,咱們聯手開發游戲機,你分游戲機的利潤,這個當然合理,可游戲是我們開發的,或者是我們從一些游戲公司購買的,打的是我們任天堂的標簽,消費者都是我們任天堂粉絲,你嗦尼憑什么要分?
正好此時還有一家硬件技術極好的歐洲公司要跟任天堂尋求合作,任天堂算了一下,這樣雙方可互相代工生產對方的產品,從而降低運輸成本,同時對方也不要求分潤游戲的銷售利潤。
于是在展會的第二天,任天堂就跟歐洲的飛利普簽約了,同時撕毀了跟嗦尼的協議,放了嗦尼的鴿子。
嗦尼大怒,他們也是大企業,怎么會忍受這種恥辱。于是下定決心,既然產品硬件已經研發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怎么降低生產成本,讓游戲機變得有競爭力,同時保證運行中正常,不會出現什么故障。
而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實際上就是市場,所以來找智多星合作。
可是嗦尼一看,智多星都沒有幾款游戲,技術比國際頂級的游戲機廠商差了許多,那就不值得付出太大的代價。
可以不收購智多星,但跟智多星合作生產游戲機,卻要打上嗦尼-智多星的商標。而且還不止,銷售利潤,他們要占九成,因為這款機器,嗦尼認為自己已經研發的差不多了,智多星提供的就是市場和代工廠而已。
章楊堅持百分之五十,結果不歡而散。
智多星這個香餑餑,所有進入華夏市場的游戲機廠商都想吞掉,卻發現智多星的胃口太大。
時間會告訴智多星,不跟我們合作,一定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