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申科最近很忙,蘇解體了,他回到了莫斯科,在這邊貸款收購了一家電子廠,生產一些電子元器件,同時也生產電視游戲機和掌上游戲機。
他以為在東歐地區,能夠復制智多星在華夏內地的輝煌,哪怕只有一半,他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沒能像他想的那樣。
明明蘇解體的時候,工廠都分了,每個工人都分到了價值十幾萬盧布的股票,而這些股票,又被別人花錢買走了。
比如他收購的電子廠,就是用錢買走了所有工人手中的股份,而那些工人手里也都有著十多萬盧布的現金。
雖然說盧布的匯率在持續下跌,可政斧已經想到了一些振興經濟的方法,至少俄的經濟在恢復著。
這時候,人們兜里都有錢了,不應該在一些娛樂活動上花點錢嗎?很多人都無所事事啊,他們就在家呆著?
俄這邊的電視節目,同樣少的可憐。主要也是之前整個蘇對這方面都不太重視,政斧更多的錢用于投入到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方面了,為了跟美利堅較勁,保證自己的軍~~事實力。
庫里申科這才發現,東歐這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她之前忽略了,家庭電視機的數量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同時一些標準也比較亂。
按說一個國家的電視標準應該是一致的,可東歐這邊,因為當時對民生工業的不夠重視,許多電視是進口的,而且不只是進口一個國家地區,是從全是世界多個國家地區進口,導致一些標準有所不同。
東歐這邊,原本的電視標準是SECAM制式,而東歐這邊許多進口的電視機,支持的是PAL制式,這也是華夏所支持的格式標準,同時還有從美利堅那邊進口的NTSC制式標準的電視。
三種標準的電視機,同時在東歐存在,但是他從智多星這邊得到的技術,只適用于PAL制式標準,也就導致許多電視機根本無法使用他生產的游戲機。
當然,此時新一代的電視機,都是兼容其他標準的,可是數量太少了,許多人覺得自己家的電視沒壞,為什么要買新的,手里也沒那么多錢。甚至此時東歐地區的黑白電視保有量,要超過了彩色電視保有量。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庫里申科生產的電視游戲機銷量很差,一些商店根本不愿意進貨,覺得賣不出去,價格還貴。
倒是掌上游戲機,賣的還算可以,可也有許多人覺得價格有些貴。
庫里申科的游戲機定價,參考了島國、美利堅等進口游戲機的售價,換算成RMB,大概在四百五左右。
而這個價格,已經超過了許多家庭的心理價位。
實際上東歐的家庭并沒有比華夏的家庭收入高多少,他們在其他生活物資上的花費還更高,就比如食物價格,比華夏要貴了許多,因為他們大部分的食物實際上是靠進口的。
在蘇時期,政斧還會調控,但是現在蘇沒了,東歐各國政斧也沒什么錢,調控能力下降,導致食物的價格上漲了不少。
所以東歐能用于購買游戲產品的錢實際上并不太多,要是買回來再不能用,那就更鬧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