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那些游戲機上市之后,之前的品牌效應就會下降,到時候靠的就是口碑了。誰的游戲機表現的更好,誰的游戲更好玩,消費者就會買哪個。
伴隨著智多星G的銷量節節攀升,智多星這家公司,也正式進入了那些大游戲機廠商的眼中。
3DO公司的人最為生氣,他們特意選擇了在這個時候發售游戲機,就是為了搶個提前量,避免跟嗦尼、NEC、世嘉、任天堂等競爭,可誰成想冒出來一個智多星。
比他們正式上市還早了一個月,而且竟然是全球同時首發,靠著這個噱頭,讓智多星G在美洲市場表現很好,在歐洲也受到不小的歡迎,就算是在島國推出的晚了半個月,也賣出去了不少。
之前各大公司都是分區域發售,一方面是為了鞏固自己的銷售市場,同時在其他市場做饑餓營銷,讓他們知道有好玩的游戲機,好玩的游戲而買不到,等到產品上市的時候,就會有許多人排隊購買,從而吸引更多的人跟風購買。
但是智多星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之前的宣傳力度也不小,但宣傳期太短了。也沒在全球做過太多的推廣,更沒有接受一些游戲協會的測評。
居然這樣還賣的不錯。
至少比淞下3DO去年在美利堅上市的時候表現的要好。
雖然淞下已經明白,他們之前是定價太高了這次大幅降價,可售價還是比智多星的高很多。但他們認為自己的產品硬件更好,游戲體驗應該也更好。
而且這是他們幾家公司聯合開發的游戲機,大家都能得到授權生產,淞下若不是不抓緊時間,等到三洋什么的公司開始生產,這市場不就被分走了嗎?
他們雖然是合作,可3DO公司并不生產游戲機,只是研發了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生產,賺取一定比例的授權費。
淞下公司更生氣的是,他們在島國收購一些游戲,卻發現都已經被競爭對手公司先買走了授權,居然其中就有智多星公司。
他們讓游戲公司按照他們的要求開發,許多游戲公司也推三阻四的,可淞下公司在那些游戲公司也有打聽消息的渠道,他們發現那些公司賣給智多星公司的授權,竟然只有區區二十多萬美元,還不帶分紅。
賣給我們的時候,為什么就要上百萬美元?
淞下不知道的是,那些賣給智多星游戲授權的公司,此時也都后悔呢。
當初他們也都不看好智多星公司,認為一個小公司,還是華夏的,怎么可能賣得好?他們也了解過,在華夏市場,就算是任天堂這樣的巨頭賣的都不怎么樣。
所以當洽談合同的時候,他們就開出了一口價的授權方式。智多星一次性支付一筆錢,他們不管智多星生產多少,賣出去多少,反正只能是使用在智多星G上的游戲光盤,不能用在其他產品上。
按照他們的估算,智多星能賣出去十萬臺就算是高的了,他們拿二十萬的價格,也算是不錯,總比要了分紅,結果分到手的還不到二十萬強。
可是現在看智多星的銷售情況,他們知道自己吃虧了,但合同已經簽訂,后悔還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