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楊發現,國外的游戲開發公司更加成熟,可條件也更加的苛刻。有的要銷售分紅,有的要預付款,還有的要保底+分紅。
為什么呢,因為想要購買游戲的人比較多,尤其是嗦尼公司,直接將價格抬了起來。
這幫公司都以為這樣是好事,可他們沒想過,當嗦尼公司重新制定規則的時候,他們又該如何反抗?
實際上原本可能大火的游戲,現在卻只能小火,分紅實際上是降低了的。但是對于許多小的游戲公司來說,這就是春天到了。
結果就是小游戲公司的價格也蹭蹭上漲,章楊發現購買游戲的成本越來越高,時間一長,恐怕智多星的利潤率會越來越低。
智多星公司發行的游戲中,利潤最高的就是合金彈頭,自己開發的。而用戶滿意度最高的兩款游戲,是KOF和合金彈頭。
KOF雖然是王亮公司開發的,但是創意是章楊提供,雙方也早就簽訂了合同,后續開發的所有版本,都是免費交給智多星公司來發行,王亮公司只享受分紅。
王亮公司的成功,也讓智多星的許多代理商看到了商機,之前他們不太在乎游戲開發,覺得這個也賺不到什么錢。
可如果能像王亮的公司一樣,讓游戲隨著游戲機的銷售贈送,那銷量可就起來了。三百多萬份,每一份提兩塊錢,那就是六七百萬啊!
這個數據,是他們當多少年代理都賺不回來的。
雖然說開發游戲也要不少錢,可那有什么,王亮不就是花了百來萬開發的KOF93么,后續聽說開發成本提升了,哪怕就是翻倍了也無所謂啊。
聽說KOF94已經上市了,目前銷售情況也很火爆,已經賣出去幾十萬份了。
隨著國內購買游戲機的家庭越來越多,國內開發游戲的企業也多了起來。不過很多企業不如說是小作坊,就是幾個同學買了電腦做開發,有的團隊連一人一臺電腦都做不到。
電腦在此時還是絕對的大件,雖然這兩年價格有所下降,可要是買好的,沒有一萬五也下不來。
很多做游戲開發的,都是買的二手電腦,就想著能有一款游戲賣出去,他們就能回本。還有一些人,想著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王亮此時已經是多少游戲開發人員的偶像了。
隨著智多星公司的代理開始真正進入游戲開發行業,好多經營不下去的游戲開發公司,都拉到了投資。
他們一個個都不愿意給人打工,只接受入股,這樣將來游戲獲利,他們也能拿分紅,而不是死工資。
從去年年中,到今年初,章楊發現國內的游戲開發公司,貌似超過了上百家。有的人投資了不止一個游戲開發團隊,甚至一些還沒注冊公司,只是簽訂了簡單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