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G的銷量又一次逆市上揚,這點讓其他廠商都沒想到,甚至他們還有些羨慕嫉妒恨。
憑什么啊,在32位機上,智多星G的性能并不突出,只能算是中等,最起碼跟嗦尼的PS有差距,這樣還能增長?
率先突破千萬臺銷量不說,居然都發行快三年了,還能有那么多人愿意買,之前很多人都以為智多星G的銷量到頭了呢。
那些廠商也都發現,智多星G的發展路線,跟傳統的游戲機廠商不同。別人都是希望能拿出一款性能最好,價格便宜的游戲機,然后靠著銷售游戲賺錢。
智多星的游戲卻一直很平民,游戲機的性能不高,價格卻也不是最低。之前先是推出了震動手柄,讓智多星G火了一把,現在又弄出來一個G+3的手柄外設,再一次火了。
傳統的那種靠著游戲大作牽引主機銷量,他們還能接受,這種提升游戲機銷量的方式,他們從未見過。
之前推出外設的廠商也不是沒有,任天堂、世嘉等都這么做過,可是無一例外,都沒能成功。
根本原因,就是外設的售價過高。有買外設的錢,都購買一臺新的游戲機了,那為啥還要買外設?
甚至一些廠商出了昏招,你不是覺得買外設不如買新游戲機嗎,如果新游戲機不向下兼容呢?
他們本以為,消費者會因為這些原因,購買他們的外設,卻想不到消費者不但不愿意買外設,連他們的新游戲機也不愿意買了,其中的代表就是世嘉。
因為這些原因,各廠商對于外設的推出,保留了遲疑的態度。任天堂早在前年,就想推出一款新的外設,那就是64DD。
這是一款針對N64的磁盤外設,讓N64可以在有高讀取速度的同時,還能兼顧高容量的游戲,并且還能降低硬件成本。
畢竟任天堂的游戲卡匣,成本實際上比光盤、軟盤等高多了。
當初任天堂宣布N64繼續使用卡匣的時候,就有許多玩家表示過質疑,那時候任天堂就宣布,N64上會推出一款外設64DD。
這是一款在N64上市銷售之前,就已經定下的外設產品。可是那時候世嘉為MD推出的外設失敗了,讓任天堂的新品還未上市,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彼時世嘉也是行業第二,在16位機上,跟任天堂也是有著競爭實力的。世嘉都失敗了,而且因為連續產品的失敗,導致世嘉的財務出現重大問題,如今不得不降價銷售一些產品,回籠資金,以此來保證跟萬代的合并。
如果世嘉不是失誤了,可能還是會跟萬代合并,但所獲得的股份,絕對不會這么少。
任天堂在VB推出之后,也失敗了,到現在為止,還有許多產品積壓在倉庫里呢,跟世嘉的ND一樣,對市場過于樂觀了。
接著任天堂的GBP推向市場,也沒能競爭的過智多星Z2,在掌機市場,任天堂第一次敗了,他們掌機霸主的地位,受到了嚴重挑戰。
雖然GB系列的銷量依然比智多星Z更好,可此消彼長之下,誰知道未來是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