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謝離開的時候,臉上帶著一些苦色,但卻也松了口氣。因為他道歉了,而且是當面給章楊道歉的,所以就不必公開了。
至于賠償的事兒,當然也要有,十萬塊,打入智多星教育基金的賬戶。再加上從零售商手中召回產品,更改外觀設計,才能重新銷售。
但老謝不知道的,他同樣失去了一個機會。如果老謝選擇不做復讀機,章楊會指點他做一款新的電子產品,一樣能賺錢。
或者介紹他去萬燕公司購買DVD專利授權,成為華夏市場唯二的DVD廠商,那利潤絕對更加可觀。
可惜老謝選擇錯了,看起來是解決的很好,實際上損失了更多。
章楊離開的時候也對老謝說了一句話:“沒有下一次。”
如果正方集團再次做什么違法侵害智多星公司利益的事情,章楊也絕對不會手軟。一次可以給面子,第二次還來,就是蹬鼻子上臉了!
接下來一周時間,好幾家企業的老板都來到了京城,希望當面跟智多星談和,比如購買智多星的專利授權。
我買了專利授權,不就不算侵權了嗎?之前的產品也就不必召回,更不用給什么賠償,也不用道歉。
可惜他們想的很好,但是他們開出來的條件,智多星集團完全看不上。
一個簡單的外觀專利設計授權,費用本來就不高,章楊又怎么會要這點小錢,影響智多星產的復讀機銷售?
對所有公司的要求都一樣,金錢賠償,停止生產和銷售,公開道歉。任何一條,都不能少。
一些小公司,很快就屈服了,他們發現自己既不占理,又沒有對抗的實力。如果大公司,還能靠著拖延官司的時間,想辦法慢慢解決,他們根本拖不起。
如果拖下去,他們的公司必然會破產。現在屈服,智多星公司高抬貴手,他們還能生存下去。
也有一些公司開始在媒體上對智多星公司進行抹黑,不過肯這么報導的,也都是一些小的私人媒體。很快,那些媒體也都被告了。
身為媒體,支持犯法的人,這本身就是一種錯。
最后選擇打官司的,就只有三家,玉興、金遠見和小霸王。他們三家生產的速度最快,銷量也最高,被索賠的金額也最多。
甚至三家的負責人還見了個面,打算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智多星集團。否則一直這么下去,或許他們就會跟那些破產的小公司一樣,不知道哪天就消失了。
……
朱偉沙看著面前的兩人:“咱們也算是同行,可是同行不一定是競爭對手。智多星集團要我們做出高額的賠償,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