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長離開了,休息室里就只有章楊跟劉傳志兩個人,點著雪茄,喝著茶。
“章總,你也別怪他們。他們也是想更快的產生一些效益,這也是很多領導想看到的,同時可以帶動行業的發展。”
“你也知道,現在電子行業,根本沒有什么優惠政策,前段時間電子游戲行業,好像還加稅了是吧?”
章楊點點頭:“連想集團不是得到不少扶持政策嗎,此時在全國布局門店也很順利,未來牢牢把控華夏市場,應該不難。”
“不過我提醒你一下,我在國外投資了一家叫做亞馬孫的企業,他們做的是電子商務,就是類似于電視郵購那種。”
“你擴張的太快,全部都是直營,將來受到互聯網電子商務沖擊,肯定會有不少門店要關停。”
前世連想集團就曾在他重生前幾年,不停的關閉一些門店,尤其是城市里的。包括一些電子城、電腦城什么的,也都關閉了許多,因為市場趨近于飽和,開始萎縮了。
“你是說電子商務發展的會很快?我覺得不太可能。亞馬孫我了解過,主要是賣書的。電腦跟書可不一樣,書可以很粗糙的運輸,不怕損壞,電腦不小心磕一下都可能無法使用。”
“而且國內的情況跟國外不同,國內的主要物流方式是火車,然后才是汽車。咱們國家的公路什么樣,你不清楚嗎?”
“就算未來真的如同你說的那樣,電腦可以在網上購買,我大不了關停一些直營店。反正都是租的,租金到期我走了也沒關系,一些門店的員工,也都是簽的短期合約,裁員補償金也不高。”
章楊沖著劉傳志豎起大拇指:“你可真是一個合格的生意人。”
這才是生意人的做派,考慮的是公司怎么快速發展,賺到更多的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與員工很多關心照顧,可要說照顧到每一個員工,那絕對不可能。
就算是終身制雇傭模式的島國企業,也經常會裁員。不過當他們經營環境變好的時候,也會優先聘用原本被裁掉的員工。
全球各大企業,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迅速擴張,員工數量暴漲,然后到一個程度之后,再裁員縮減支出,走精英路線。
“章總,在商言商。如果企業因為員工數量太多而陷入虧損,你會不會裁員?之前國內多少國企,都是因為人員冗余而陷入虧損,最終破產的,你也不想智多星集團走到這個老路吧?”
“而且智多星集團的產品越來越多,工廠的產能其實已經不足了,可你沒有繼續擴大工廠規模,只是更新一些設備,再找了幾家代工廠,也是為了防止這一點不是嗎?”
連想集團的工廠也不少,但劉傳志也不打算繼續擴大規模了,而是要提高效率,避免將來連想集團的工人數量太多。
好在連想集團已經有一些人歲數不小了,不出十年,就會有一大批老員工退休,那時候連想集團正好可以走精英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