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杰瑞?桑德斯和杰森?黃還是沒商量出結果,他們都決定,暫時不合并,先進行合作。
因為一旦他們合并,很容易引起同行的忌憚,會被刻意的針對。畢竟每個同行都不希望別人發展起來,成為巨頭。
所以可以先拉攏更多的同盟,把他們要推行的新接口標準推行開,然后再進行合并。那時候哪怕英特而針對性的打壓,他們也能扛得住。
對此章楊也同意了,雙方先保持密切的合作,然后將APU立項,理論上先做一些推導研究,等到合并之后,再開始燒錢研發。
同時超威半導體這邊派人去了以色列那邊,據說那邊的一些公司在產品架構及算法上,有許多創新的理念,他們打算將其買過來,用來升級自己的產品。
這一點是章楊提出來的,前世英特而就是這樣研發出了酷睿系列。章楊也不知道超威能否通過這個研究出技術更好的處理器,但總要試試不是嗎?
金士頓公司,杜吉川跟孫大偉坐在辦公室,等著一個重要的客人。
忽然秘書敲開房門:“杜先生、孫先生,章先生到了。”
兩人站起來,看著一個年輕人走進來。
“你好,我是杜吉川,這位是孫大偉,公司是我們兩人持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股份,其他的分給了一些重要骨干。”
“二位可是制造業的傳奇,四十六歲創業,短短幾年的時間,再次成為巨頭,令人贊嘆。我聽說公司不是軟銀的老孫是大股東嗎?”章楊故意問道。
之前章楊也想過投資金士頓,那時候庫里申科也還沒做內存。只是一打聽才知道,在九六年的時候,軟銀就宣布花費14.5億美元,加上五千萬美元的利息,決定分幾次支付,換取百分之八十的股權。
也就是說面前這兩人,當初將公司的大部分股權都賣掉了,只是擔任經理人,就重新成為了億萬富翁。
金士頓還被評為全球第五大制造商,也是內存卡的第一大制造商,市場份額超過百分之五十,這只是十年時間就做到的,兩人真的讓人敬佩。
讓章楊覺得好笑的是,無怪乎許多人說華夏人很聰明,在半導體行業中尤為突出。閃迪公司除了章楊還有華裔董事,金士頓公司兩位創始人都是寶島那邊過來的。顯卡的兩大制造商,ATI和鷹偉達,全部是華裔創辦。
而在硅谷那里,還有許多小的半導體公司,都有華裔的身影。
有人說是因為華裔更能吃苦,就像金士頓創辦的時候,就是杜吉川拿出來兩千美元的啟動資金,在他們家的車庫做出來的產品架構,然后賣出去了。
這個故事,后來被流傳的很廣,也激勵了非常多的人。
“章先生,看來你對我們公司有過了解,但了解的不夠透徹。之前軟銀孫先生是說分批支付購買我們股份的資金,但是他投資其他行業的時候,資金出現一點問題,并且我們是做硬件的,而軟銀一般投資的都是軟件企業。”
“所以在去年底的時候,我們就經過協商,他最后的三億多尾款我們不要了,同時他今年也以四點五億美元的價格將股份全部賣回給我們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