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章楊說的,公司要以技術為重,甚至要求工廠不必快速擴張,現在怎么變卦了?
“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當初咱們企業沒錢。制造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以智多星前幾年的資產來算,投資一家晶圓廠非常的難。”
“可是現在,公司每年的利潤將超過二十億美元,為什么不能投資?投資成功之后,公司的許多產品成本可以下降,利潤也能增長。坐擁華夏這個大市場,我們還愁產品賣不出去?”
章楊就是想將這些錢花掉,留下干什么啊。他有飛機,有游艇,有豪車豪宅,錢留著干什么用?
當然,也可以投資一些其他的產業,比如交給威爾,投資到金融市場上去。畢竟他距離世界首富,還有很大的差距。
不過他已經投資了許多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都是未來全球的互聯網企業巨頭,任何一家在將來都能讓他的資產得到上百億美元的增長。
他現在就是什么都不做,也能成為世界首富。
掙錢已經不是章楊的首要目的了,他不缺錢,企業的員工待遇也是一流的。他現在想能帶動一個行業發展,尤其是國內的行業發展,將來能夠被更多的人銘記。
“總裁,可是半導體行業不只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也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咱們沒有相關的技術,有錢也沒用啊。”
“并且相關的生產線采購,歐美發達國家也是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的,要想真正購買,所需要的花費絕對不止十個億美元,可能要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
“我們雖然背靠華夏市場,目前華夏的電子行業發展速度飛快,但是別人為什么一定要跟我們合作,跟寶島的或者島國的企業不行嗎?”
“別人技術更好,生產成本更低,售價也就更便宜,我們做了,也未必能賺到錢,甚至有可能虧損。”
斷永平這一番話,獲得了其他人的贊同。不是不能做,資金也有,但是技術沒有,這才是難點。
“收購其他企業你們覺得可行嗎?我們可以從寶島那邊挖人才,給與股份。又或者直接收購南洋等地區的相關企業,或者找一些企業進行合資。”
“當然,我不是說非要投資,而是想讓大家思考一下,我們投資之后,對未來是不是會有益處。現在咱們公司發展,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走一步看三步。”
“我投資那些半導體企業,也都是為了咱們智多星的將來。”
章楊沒有選擇獨斷專行,而是征求大家的意見,他對這個產業也從未真正接觸過,前世那點記憶根本沒大用。
“總裁,可以考慮,但如此倉促,我認為不可行。”斷永平直視章楊,毫不退縮。
其他人也都沉默,沒人堅定的支持章楊。
“好吧,那就考慮一下。咱們可以放出風去,看看是否有頂級的晶圓企業愿意跟我們合作。如果沒有,那么這筆錢,過段時間就分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