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通信商對外宣布,此次合約機是一種嘗試,首次只允許十二家廠商加入其中,包括了內地的品牌,國資品牌,私營企業品牌,合資企業品牌,也包括了港臺的品牌,產品線十分豐富。
至于下一次會跟多少品牌簽訂合同,還在研究,請其他手機廠商耐心等待。
這下子其他手機廠商算是明白了,合著這就是地方保護,兩大通信商簽訂的品牌,全部都是華夏的國產手機品牌。
有的手機品牌一年銷量不到一百萬,更多的收入都是靠給其他廠商代工,偏偏就得到了合同,這你說沒問題?
當然,里面也有許多合資品牌,你說完全是華夏地方保護也不對,但那些合資品牌中,還不是華夏方占主導?
可他們能怎么辦,手機廠商在華夏是抗不過通信商的,任何一個手機廠商,都要得到兩大通信商頒發的入網許可證。
誰讓兩大通信商在華夏是實際壟斷呢?正經的央企,你只能服軟。如果誰要真的因為這件事跟兩大通信商對抗,那結局只能是被針對。
當初摩托蘿拉在華夏市場怎么擊敗愛立信的,還不是因為有通信商的扶持?
這么兩個黃金銷售渠道,就被那些華夏產的手機占據了?那他們的手機銷量,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
“總裁,還是你有辦法。這樣我們的銷量提升,諾基亞、摩托蘿拉等勢必受到影響,我們之間的差距又一次拉近了。”
斷永平一臉欣喜,總裁還有后手,難怪讓他抓緊跟兩大通信商簽訂合同,不要求那么多呢。
如今國內手機銷量超過百分之十的有四家,分別是諾基亞、摩托蘿拉、波導和智多星。
智多星成功的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坐穩了華夏手機市場行業第四的寶座,而且正在向著第三的寶座發起沖擊。
至于其他手機廠商,沒有一家銷量占比達到百分之十的,還有許多只能達到百分之一左右,就是那些地方性的國產手機廠商。
但是諾基亞和摩托蘿拉聯手就占據了超過五成的市場份額,這也是讓許多同行眼紅的,智多星要蠶食的市場份額,首先就是諾基亞的。
“咱們自己能生產產品,很多企業的成本也不高,售價也不高,獲利的都是咱們華夏人,華夏企業,華夏的地方政斧,比那些外企也是強多了。”
“我只是給上頭提了一個建議,是否實行,可跟我沒關系。再說了,難道上頭就不愿意看到咱們國內的手機廠商發展壯大?”
一些高端的市場,國內手機廠商技術上有差距,可是一些低端市場,國外的品牌還沒有成本優勢呢。
前世直到06年,國內的山寨機才開始快速的擴張,那時候受到最大影響的不是諾基亞等巨頭,而是波導這樣的國產廠商,他們的成本優勢沒了,品牌又沒經營起來,被山寨機給沖垮了。
當然,也跟波導那時候正在跟合資企業爭奪控股權有關,資金都耗光了。
“我們有優勢為什么不用?渠道給你準備好了,下一步就看你怎么做。”